你知道什么是“空氣療法”嗎
氣候療養既包括選擇適宜人體身心健康的居住(旅居)環境,也包括利用空氣、日光、海水對一些疾病進行自然治療。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地形地貌也復雜多樣,有很多理想的療養佳地。在眾多種類的氣候療養中,以“空氣療法”最廉價、最實用、最簡便易行。
“空氣療法”也有多種方式,其中“空氣浴”是最基本的保健方法。人體和室外空氣接觸后,隨著氧氣對身體的作用和冷空氣(相對于呼吸道而言)的刺激,就會發生生理和保健效應:使肺活量增加,改善肺泡通氣,提高肺泡中氧氣張力,從而使血液中的氧氣增加。醫療氣象學家研究表明,露天的自然氧氣密度較室內高出10%~15%,所以多在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對加強身體各部分的功能,尤其是提高心肺的容量,非常有益。
“雨后散步”也是“空氣療法”中一種效果顯著的方法。因為雨后陽光的照射,會使空氣中產生大量有利于人體健康的陰離子,這些陰離子有“空氣維生素”之稱,而散步本身是有一定運動量的,通過腿、臀、腹等一些肌群交替地收縮和放松,生理負荷逐漸增強,呼吸加深,肺活量擴大,有利于呼吸新鮮的空氣。其次,雨后的樹木花草更翠綠艷麗,道路和建筑物更潔凈,從而有利于消除因陰雨天氣而引起的人體情緒郁悶癥。
廣義的“空氣療法”當然也包括“日光浴”,也就是通常說的“曬太陽”。在寒冷的日子里曬曬太陽,不僅給人溫暖,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強人體對鈣和磷的吸收,對佝僂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貧血患者恢復健康有一定的益處。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能力,能夠在數小時內殺死一般細菌和某些病毒。當然,陽光和人體健康并非無限制地成正比例關系。盛夏季節固然不宜暴曬,即使是冬季,曬太陽也不是越多越好,應選擇上午10時前、下午3時后的“黃金時段”,每天堅持曬30~60分鐘為宜。對于老年人,最好應選擇“杲杲東日出”后的半小時內,作為曬太陽的開始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幾年大氣污染仍比較嚴重,尤其是工礦城市,所以進行“空氣療法”時,必須避開霧天和污染高峰期,盡可能地遠離車輛較多的公路。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調理治療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