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最常會傷害到耳朵健康的惡習

3 貪圖“舒服”亂掏耳
解析:掏耳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進行的“活動”,不光是為了干凈,還因為掏起來特別舒服、過癮。
不少人還喜歡互相掏耳朵,但是,掏耳朵很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把細菌帶進耳道。我們外耳道的皮膚非常嬌嫩,和軟骨膜連接很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朵時用力不當就會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發炎、潰爛,甚至影響張嘴和吃東西。有的人耳朵癢了,還隨便用發卡、火柴棍兒、挖耳勺等很深、很用力地掏耳朵。我們的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這樣掏很容易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甚至導致中耳炎。
忠告:耳屎在醫學上稱為耵聹,是耳道皮膚正常分泌物結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的屑狀耵聹,會隨運動時的震動和下頜運動自行排出,大塊硬結的耵聹,應該請耳科醫生用專門工具取出,千萬別自己掏。如果真的癢得難受,可以用手在耳外側輕輕揉,或用棉簽輕輕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4 濫用抗生素耳朵受害
解析:在各種用耳的不良習慣中,就屬吃藥是最容易被忽視的,而且也是對耳朵傷害最大的。藥物是致聾最多也是最主要原因。有些人在服用藥物的時候不注意,一看藥便宜,或是看到藥效里有抗感染這項,也不管什么藥拿來就吃。但是,像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這些藥物就會損害內耳、耳蝸、前庭,造成耳聾和平衡失調。
通常,耳蝸中毒后,會出現高調耳鳴、聽力下降,并且逐漸加重,直到全聾;而前庭中毒后,會感覺眩暈、惡心嘔吐,走路不穩出現平衡失調。
忠告:抗感染的藥物一定不能自己亂買亂吃,要在醫院有專業醫生指導下才能服用,特別是本身就有耳病的人,還要和醫生說清病史,以防加重病情。特別要提醒的是,這些毒性藥物還會通過母嬰感染,所以懷孕期間要避免服用這些耳毒性藥物。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調理治療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