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落枕七方法
落枕是一種以冬春季多見的是頸部軟組織損傷癥,臨床表現為入睡前并無任何異常,晨起突感頸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適,多為一側發生,亦有兩側俱痛或一側重一側輕的。由于疼痛使頸項活動欠利,不能自由旋轉,嚴重者俯仰也有困難,甚至頭部強直于異常位置,頭偏向病側。檢查時頸部肌肉有觸痛、淺層肌肉有痙攣、僵硬,摸起來有“條索感”。與中醫學的“項強”、“失枕”、“失頸”相類同。
1.用毛巾包取一冰塊冷敷于痛疼處,每次15~20分鐘,每日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適宜于落枕48小時內。
2.葛根100克,白芍50克,甘草20克。用白棉布包好放入鍋中,急火煎煮約30分鐘后取出,溫度適宜后趁熱將藥包外敷于痛疼部。每次30分鐘,每日一次。
3.取數塊棉布條在山西老陳醋中浸泡后平敷于痛疼部,再將50℃~60℃的熱水袋放于棉布條上,以患者自覺局部皮膚溫熱不燙為原則。熱敷30分鐘后,令患者自行緩慢地做頸部活動。
4.醫生右手如持筆寫字狀,拿灸用艾條使艾條與局部皮膚成45°角,將艾條點燃端對準患者痛疼部位,點燃端的艾頭與皮膚的距離約一寸左右,以局部溫熱、泛紅但不致燙傷為度。施溫和灸30分鐘,灸畢令患者在診室內避風休息30分鐘后。
5.醫生用一手拇指,力量適中地按壓患側風池穴(位于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落枕穴(在手背側,當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后約0.5寸處),以患者自覺局部酸脹為度,同時令患者自行緩慢地活動頸項部。
6.葛根15克,麻黃8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棗3枚,當歸12克,威靈仙10克,鉤藤10克,羌活10克。文火煎煮30分鐘后內服;藥渣加水適量,急火煎煮10分鐘后,用毛巾蘸藥液熱敷頸部。
7.桂枝15克,威靈仙15克,防風15克,五加皮15克,細辛10克,荊芥10克,沒藥10克。加涼水適量、食醋500毫升,急火煎煮20分鐘后,用毛巾蘸藥液熱敷頸部。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落枕”頻繁發生,或同時伴有頭暈、手指發麻、手臂發沉等癥狀,這很可能是由頸椎病誘發的經常性落枕,需要盡早到醫院診治。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調理治療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