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須早治

“手腳發(fā)涼,疼痛不適”病人在增多,多數(shù)人已延綿數(shù)年,氣候轉冷時發(fā)作,初時肢端發(fā)涼,麻癢如蟻行感,繼而疼痛,入夜加劇,手如握冰,痛如針刺,需捂被窩中取暖,反復揉搓,稍能舒緩。
這可歸屬于中醫(yī)的“肢厥”范疇。肢厥又稱四肢厥冷或手足逆冷,或稱“四逆”;系指四肢發(fā)涼至膝肘以上的病癥!秱摗吩疲骸胺藏收,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逼溆泻疅嶂。寒證乃由陰寒內盛,陽氣衰微不能達于四末;熱證系由熱盛傷津,熱邪阻遏,陽氣不能外達四肢所致。
我在臨床上常以桂枝芍藥知母湯合當歸四逆湯加減治療,效可。介紹基礎方如下:桂枝8克,白芍12克,知母12克,當歸尾10克,細辛5克,通草10克,路路通10克,白芥子6克,熟地黃15克,麻黃6克。后二藥同搗,水煎服。將藥渣放到小盆中再煎,俟溫將患肢浸泡藥水中20分鐘,每日一次。
方中桂枝、麻黃溫散風寒;白芍、知母和陰防熱燥;當歸養(yǎng)血通脈;細辛散血分之寒;通草利九竅、通血脈;路路通祛風活絡、利水通經;熟地滋養(yǎng)肝腎,配麻黃同用則不黏膩,并能通血脈、溫肌腠;白芥子能祛寒痰結聚,外用能刺激皮膚,擴張毛細血管。
加減法:上肢病重者,加片姜黃10克;下肢病重者,加獨活10克;瘀血明顯者,加丹參10克,皂角刺10克;腰腿痛者,加桑寄生20克,川斷15克;活動僵硬者,加生薏仁20克,木瓜10克。(顧映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shù)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yǎng)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yè)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qū)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y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y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yī)調理治療 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