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脈條辨第 4 頁
數之為義。躁急而不能中和也;鹦约彼。故陽盛之證。脈來必數肺部見之。為金家賊脈。秋月逢之。為克令兇征。滑之為言。往來流利。而不滯澀也。蓋脈者血之府也。血枯則脈澀。血盛則脈滑。(滑澀固由于血。實由于津液之載血而行者。有盛衰也。故澀脈之治。宜行血而生津。)
緊者繃急而兼絞轉之象。熱則筋縱。寒則筋急。此為熱郁于內而寒束于外。故緊急絞轉之象見焉。合觀內經之左右彈。仲景之如轉索。丹溪之如紉線。叔和之如切繩?梢娋o之為義。不獨縱有挺急抑且橫有轉側也緊脈之挺急。與弦相類。但比之于弦。有更加挺勁之異。與轉如繩索之殊也。(巢氏以弦洪相搏為緊。此即熱氣內郁之象。脈訣所論緊脈主病是也。若內外皆寒。則堅細而澀。當屬之結脈矣。)
促脈之故。得于藏氣乖違者。十之六七。得于真元衰憊者。十之二三;。因氣滯。或因血凝;蛞蛱低;蛞蚴驰铡;蛲庖蛄鶜。內因七情。皆能阻其營運之機而為促也。如止數漸稀。則病瘥。止數漸增。則病劇。(與前論結脈義同宜玩味。)動脈兩頭俯中間起極與短脈相似。但短脈為陰不數不硬不滑也。動脈為陽且數且硬且滑也(由陰出陽。怒之象也。)疾一名極?偸羌彼僦。數之盛者也。惟傷寒熱極。方見此脈。非他疾所恒有也。若勞瘵虛憊之人見之。則陰髓下竭。陽光上亢。有日無月。短期近矣。(此條乃李士材所創。其名實本內經。但當以內經靜躁之義為說。不當仍隸于數也。予詳辨于補義中)
弦如琴弦之挺直。而略帶長也。經曰。少陽之氣。溫和軟弱。故脈為弦。其氣來實強。為太過。病在外。其氣不實而微。為不及。病在中。又肝脈來。濡弱迢迢。如循長竿末梢。曰肝平。若過實則肝病。急勁則肝死。弦脈與長脈。皆主春令。但弦為初春之象。陽中之陰。天氣猶寒。故如琴弦之端直。而挺然稍帶一分之緊急也。長為暮春之象。純屬于陽。絕無寒意。故如木干之迢直以長。純乎發生之氣象也。(弦以脈形之挺直言。長以脈氣之充足言。)
長脈之應。與弦脈略同。但弦之木。為萬物之始生。此主春生之正令。天地之氣至此發舒。故脈象應之為長也。經云長則氣治。李月池曰。心脈長者。神強氣旺。腎脈長者。蒂固根深。皆言平脈也。然惟長而和緩。乃合春生之氣。為健旺之征。若長而硬勁。即屬火亢之形。而為疾病之應也。(長而硬勁。為火亢。不曰木橫者。氣充形直。其象為洪。而不僅為弦也。)
短反乎長。彼應春。此應秋。彼屬肝。此屬肺。肺主氣。氣屬陽。宜乎充沛。短脈獨見。氣衰之兆。素問曰。肺之平脈。厭厭聶聶。如落榆莢。則短中自有和緩之象。氣仍治也。若短而沉且澀。則氣病矣。大抵長短二脈。為有余不及之象。長類于弦而盛于弦。為有余。短類于動而衰于動。為不及。弦脈帶急而長脈帶緩。
動脈形滑而且數。短脈形澀而必遲。誠能細心較量。錙銖不爽者也。(長盛于弦。可見弦為形急。長為氣充也。)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