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專科化發展的思考第 4 頁
專科關注和社會需求不足 《標準》提出所申請設立的專科需“在護理學科領域受到關注”,并“對于該專科有可鑒定的需求量”。自《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的出臺,國家明確提出大力發展中醫護理,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各地中醫醫院響應號召,規范《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和《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積極開展辨證施護和中醫特色專科護理。目前,中醫護理的臨床實踐領域基本分布于中醫優勢病種,由于治未病和養生康復理念,近年來在社區的運用也發展起來。然而目前居民對中醫護理的認知度偏低,需求片面。在中醫護理操作方面,由于醫院風險意識的增強,護理人員進行中醫護理操作必須在有醫囑情況下進行,導致多數中醫操作由醫生執行,護理人員操作自主性低,即使在社會需求擴大的背景下,中醫護理在臨床的開展困難重重。而中醫護理人員學歷與能力限制已造成醫院及群眾的信任度差,沒有充足的社會認同和市場刺激,將對其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人才培養質量保證體系欠缺 《標準》要求設立的專科應“堅持貫徹所有專業證書授予和教育要求”,“已有專科培養和學位授予的教育準則”,“有該專科領域的繼續教育體制”,并且對“該專科實踐有明確的勝任力鑒定”。目前中醫護理的學歷教育主要為本科及碩士中西醫結合教育,但前者缺乏針對性強的專業認證標準和規范;后者課程以方法學為主,缺乏中醫護理特色,教育認證體系也尚未出臺。而相應的學位授予紛雜,缺乏規范的授予機制。在目前的專業教育現狀下,雖然有學者提出“中醫專科護理”,并進行培養方案研制,考慮到教育標準和規范尚屬缺失,要滿足專科設立中證書授予、認證、注冊及教育要求,存在一定的困難。
開展中醫護理領域新理論、新技術的終身教育是專科發展的前提之一。目前,由于中醫護理人員業務素質、學識水平和學歷層次相對較低,中醫護理領域的繼續教育基本為中醫護理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因其理論和技術創新的局限,繼續教育內容較難體現專科化特點。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