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的中醫護理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的部位發生疼痛的癥狀而言,臨床上極為常見,在多種疾病中表現出來。腹內有許多臟腑,并為手足三陰、足少陽、足陽明、沖、任、帶等經脈循行之處,因此,腹痛一癥,牽涉的范圍很廣。在護理工作中,根據病因、疼痛部位、疼痛性質等,明確其主要的受臟之腑,癥情之寒熱虛實等,進行辨證施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病因病機的認識
祖國醫學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就病因而論,則不論外感風、寒、暑、濕或內傷飲食、氣滯、血瘀以及蟲病、癃閉、積聚等,均能致腹痛。以疼痛部位而言,則大腹痛者,多屬脾、胃、大小腸之病;小腹痛者,多屬厥陰肝經之閉病;蟲病則多見繞臍疼痛;臍后下方疼痛者多屬腸病,但需結合其他癥情,靈活看待。以疼痛性質來說,則虛痛喜按,實痛拒按,痛在氣分、攻注不定;痛在血分,刺痛不移;痛在腑者,脈多弦滑;痛在臟者,脈多沉弦。因此,臨床護理工作者首先全面考慮,針對不同病因病機,辨證施護。
2 辨證施護原則
腹痛是指腹部發生疼痛癥狀的總稱,可出現于多種疾病中,凡臟腑、經脈,或外因邪襲,或內有所傷,以致氣血運行受阻,或氣血不足的溫養者,均能產生腹痛,對此,我們在臨床護理中,根據其病因、病機,從寒、熱、虛、實不同的方面,加以辨證施護。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