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檢查

CT是用X線對人體作體層掃描,對于軟組織觀察作用最大,通過電子計算機處理,測得體內不同層面;除了可以橫斷面觀察病變外,還可以從冠狀面、矢狀面觀察,組成該體層圖像,更有利于測定病變的部位、長度及面積,來診斷人體內部疾病,尤其在顱腦系統,更具有優越性。由于CT掃描具有無創傷性,高度分辨率,定位準確和迅速安全等特點,現已被臨床較廣泛地應用。
CT的基本原理與普通的X線橫斷層原理相似。但由于通過電子計算機排除了散射線和重疊影像干擾,并借助人體組織X線吸收系數矩陣可作不定量分析,解決了密度分辨率的問題。基本質是一種X線斷層圖像,借助于電子計算機來進行成像和數據處理。CT掃描機裝置主要包括掃描裝置、信號轉換和貯存、電子計算機、記錄、顯示和控制等部分。掃描裝置包括X線球管和探測器,常用的探測器有碘化鈉晶體、鍺酸鉍和氙氣等,兩者相對固定在一個同步移動和旋轉的框架上,以窄的筆形X線束進行掃描。目前CT已由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探測器600~720個全周固定,X線球管繞層面旋轉3600,目前的為提高圖像質量,掃描時間1~5秒。可視光線光電倍增系數放大,經模數轉換器轉成數字,送入電子計算機處理,得出該層面各單元的吸收系統,以矩陣數碼形式輸出,再經數模轉換器變成圖像信號,由顯示顯出,并可攝影記錄。
如顱內各種病變,采用顱腦CT掃描,由于其組織密度不同,對X線吸收高于腦實質則表現為增白高密度陰影,如鈣化、出血、腫瘤等。對X線吸收低于腦實質表現為黑色低密度陰影,如壞死、水腫、囊腫、膿腫、腫瘤等。還有病變對X線吸收和腦實質相似的,則表現密度相同。為了提高CT掃描的分辨率,可給病人靜脈注射含碘造影劑(成人可給泛影葡胺100毫升),增加病 變組織和正常組織間的密度相比,提高診斷率。CT對顱內腫瘤的診斷價值較高,腫瘤的占位改變,可顯示腫瘤的位置與形態,及內部出血、鈣化、囊液及脂質等變化。對腦外傷或其他原因出血形成的血腫,CT掃描常能發現,并可觀察血腫的位置,形態和演變過程。(即新鮮血液、凝血塊或血腫液化分解等)。對腦血管梗塞后出現的腦水腫,軟化顯示低密度陰影;在梗塞4周內,梗塞區有密度不均勻增高;2個月后CT掃描梗塞區僅表現為低密度陰影,伴局部腦室擴大。其他如腦萎縮、腦積水和腦發育異常,CT掃描可顯示腦池、腦室和腦實質的異常情況。腦膿腫可顯示低度密度膿腫范圍,膿腫包膜的可被造影劑強化,呈環狀高密度阻影。
近年來各國對CT研究又現了許多新功能。(a)定位片。為了有利于定位,采用從許多橫斷面圖像中的原始數據的合成來呈現全貌的定位片。并在計算機里稍加一些硬件還可用作放療計劃;(b)心動CT。用心電圖觸發,在同相位取樣,然后合成心臟圖像,這樣就解決了心臟運動對圖像質量的影響。重建出合乎診斷要求的圖像;(c)自動CT。如在減影技術中。在注射造影劑前和注射造影劑后,自動進行掃描和成像;(d)動態CT。即拍系列片可作功能診斷,也稱作系列CT;(e)電影CT。先拍攝一系列圖像,然后快速放映,可研究動態情況;(f)時間CT。拍出不同時間的圖像;(g)雙重能量CT。它完全排除硬化效應,其效果相當于單能量射線的圖像,能過圖像可以了解到骨骼里的情況;(h)立體CT。采用多平面重建方法,可以獲得立體影像,目前主要用于顱面外科、神經外科和矯形外科方面,可以提高手術質量。
經過近年的發展,CT已在醫學圖像診斷領域中確立了重要地位。CT硬件裝置方面掃描速度還可能提高。在充分利用電子技術的情況下,控制部分將做得更小、更靈活方便。今后進展主要在軟件方面,如利用軟件進行新功能的處理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