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造影

膽囊造影檢查,是診斷膽道疾病(如膽囊有無結石、結石石大小)并了解其功能狀態收縮功能)的可靠方法。膽道系統造影檢查的方法較多,因方法不同,其準備也不同,常見的有:
(1)口服膽囊造影是口服碘番酸和碘阿芬酸等碘制片劑進行造影的一種方法。此法 可觀察膽囊的形態和功能,適用于診斷膽道疾患,如慢性炎癥、結石、腫瘤和畸形等。有碘過敏、嚴重肝、腎功能損害、重度黃疸、幽門梗阻和腹瀉等均為口服膽囊造影的禁忌證。
檢查前準備:于檢查前1日服無油、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前1天午餐時服高脂肪食物,使膽囊排空,有利于含碘膽汁流入以助膽囊顯影。在服造影劑前拍膽囊區平片,造影前1日晚8時開始服造影劑,每隔5~10分鐘服1片,共服6片(3克)。服造影劑后12~24小時攝片。為了解膽囊功能要吃2個炸雞蛋,吃完后膽囊收縮,收縮程度反應其功能狀態。口服造影劑后至攝片前這段時間內禁止服任何飲食(可服少量水或茶)。另外不須服瀉藥并禁服能在腸道內顯影的藥物。
(2)膽道結石顯影此法是連續4天飯前口服造影劑2片(1克),1日3次于第5天早晨空腹攝片,這樣延長口服膽道造影劑的時間可使透X線的膽石周圍涂上造影劑而顯影。 這種方法適用于平片、口服和靜脈膽道造影均未發現結石而又懷疑有膽石癥者。
檢查前準備:服造影劑期間吃低脂肪食物,可避免發生膽絞痛。為了增強腎臟對造影劑的清除須多飲水。
(3)靜脈膽道造影是將造影劑由靜脈注入,經肝臟分泌至膽道而使其顯影的造影方 法,其可了解膽道的形態、位置,以及膽道的異常情況等。用這種方法進行膽囊和膽道造影往往比口服膽囊造影要清楚。適用于口服造影時膽囊不顯影者、有胃腸道疾病造影劑不易進入腸道或在腸道內不能很好吸收者,膽囊已切除須了解膽道情況者。但此法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因而在造影前必須做過敏試驗。于檢查前1天需服高脂肪晚餐,膽囊切除者免服。此外應服緩瀉藥(如蓖麻油或番瀉葉)以排除腸道糞便和氣體。晚10時后至次日造影時應禁食及禁水。
(4)靜脈滴注膽囊造影此法采用50%膽影葡胺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毫升,30分鐘內滴入靜脈,亦可延至2小時滴完,滴后立即攝片,然后再每隔20~30分鐘攝片1次,至2小時為止。這種方法反應輕,效果好,適用于靜脈膽道造影而膽道顯影不滿意或不顯影者。檢查前準備與靜脈膽道造影相同。
(5)口服加靜脈膽道造影為了使膽道及膽囊同時顯影可采用此法。術前準備與口服 法膽囊造影和靜脈膽囊造影相同。
(6)手術中膽道造影在手術當中為了進一步了解不易暴露或不易摸到的部位,如肝管和總膽管下段有無膽石或其他阻塞性病變,以及在切除膽囊和取出膽道結石后了解是否還有殘留結石,可以在手術探查中或手術將要完畢時在手術臺上進行這種造影。術前無須做上述造影時的準備工作,亦無須做碘過敏試驗。直接從膽囊、膽囊管或總膽管注入12.5%碘化鈉或30%泛影鈉即可攝片。
(7)術后“T”形管膽道造影這是由“T”形引流管內逆行注入造影劑進行造影的方法,用以觀察膽道內是否有殘留結石和總膽管是否通暢等。
檢查前準備:做清潔灌腸,避免腸道內氣體與透X線的結石相混淆。注射造影劑前要沖洗膽道,注射造影劑時用血管鉗夾住引流管開口端,然后將引流管內的氣體抽凈,再將造影劑注入,以免將氣泡帶入而誤認為是透X線的結石。
(8)經皮膚穿刺膽道造影:這種方法有一定危險性,可能合并膽汁性腹膜炎或穿破血管而發生內出血,所以目前較少應用。
(9)胰膽管造影又稱內窺鏡胰膽管造影或逆行胰膽管造影。用纖維十二指腸鏡把特制的塑料導管插入胰膽管在十二指腸第二段的開口,從導管逆行注入造影劑使胰膽管、總膽管、肝管和膽囊等顯影,因而這種方法適用于診斷膽道和胰腺的疾病如:炎癥、結石、腫瘤,膽道蛔蟲癥以及先天畸形等。
檢查前準備:造影前4~6小時禁食禁水,造影前數分鐘注射鎮靜劑和解痙劑,以減少胃腸道的分泌和蠕動,含服粘膜麻醉劑使咽部和食管粘膜麻醉,便于插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