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及其以前時期,《莊子》、《老子》、《旬子》、《墨子》等著作也提到了鍛煉及自我按摩的方法!吨芏Y疏》中記載的扁鵲治愈虢太子尸厥的醫案,不僅說明這種綜合性治療產生的奇特效果,而且說明按摩在臨床應用中的重要作用。 秦漢時期出現了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典--《黃帝內經》,共36卷162篇,其中《素問》9篇論及按摩,《靈樞》有5篇論述按摩。《黃帝內經》不僅記載了按摩的起源,而且指出了按摩的作用和應用,對按摩療法有了較為具體的論述,為后世繼承和發揚按摩奠定了理論基礎!端貑•血氣形志篇》說:“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指出了經絡不通,氣血不通,人體中的某個部位就會出現疾患,在治療上可以用按摩的方法疏通經絡氣血,達到治療的作用!饵S帝內經》中曾有按摩工具的記載,《九針》中的“圓針”,既用于針灸,也用于按摩,常配合使用 。 秦漢時期,按摩已經成為人民醫療上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根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我國第一部按摩專著《皇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在此時期問世。《內經》中曾有按摩工具的記載,《九針》中的“圓針”,既用于針灸,也用于按摩,常配合使用 。 在三國時期,開始形成按摩與導引、外用藥物配合應用的方法,出現膏摩、火灸。名醫華佗曰:“傷寒得始,一日在皮膚,在膏摩火灸即愈。”他還根據虎、鹿、熊、猿、鶴是動作,創造了最早的按摩導引術--五禽戲。 魏、晉、隋、唐時期,設有按摩科,又相應建立了按摩醫政!端鍟.五官志》中有按摩博士2人的記載,這說明隋代已設有按摩博士的官職!杜f唐書.職官志》載有按摩博士1人,保健按摩師4人,按摩工16人,按摩生15人。按摩博士在保健按摩師和按摩工的協助下,知道按摩生學習按摩導引之法,開始了在官府重視下有組織地開展按摩教學活動。此時有按摩專著問世,如《按摩導引經十卷》。隋代的《諸病源候論》,每卷之末均有導引按摩之法;《千金要方》云“小兒雖無病,早起常以膏摩鹵上及足心,甚逼風寒。”;《唐六典》曰:“按摩可除八疾,‘風、寒、暑、濕、饑、飽、勞、逸’”。在這一時期,已經基本上形成了系統的按摩療法。
2/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