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二胎的父母應該如何做?
想要二胎的父母應該如何做?
“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后,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想再要一個孩子,然而,家里“大寶”不樂意或不允許父母生二孩的情況時常發生。孩子為什么不接受即將到來的弟弟或妹妹?作為父母,在養育孩子時應注意什么,如何處理與孩子的分歧?我們不妨從心理學角度進行一番剖析。
孩子威逼父母,是源于內心強烈的不安全感
因母親懷上“二胎”,家里的老大就使出渾身解數阻撓的事件媒體時有報道。生活中,懷“二胎”的母親遭遇家里現有的獨生子女相逼的情況也不少見。為什么孩子會想方設法阻止母親再生個小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孩子感到不安全 客體關系理論認為,在母嬰早期互動中,母親的缺位、忽視、缺乏耐心等,會讓嬰兒體驗到拒絕,感到不安全,這種體驗在一些孩子的內心特別強烈,并潛伏下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類似的事件可以激活這種體驗。家庭養育中的不安全性因素,如孩子被疏遠與忽視、基本物質需要未得到滿足、不斷變換養育者、父母性情暴戾等,均容易激活早期的不安全體驗,強化內心的脆弱與敏感。對于敏感者的孩子而言,母親生二胎頗具威脅性,可激活早年的不安全感,使他們擔心失去父母之愛而極力抗爭。
社會心理發展滯后 家長心理邊界不清,將內心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無原則地遷就、寵愛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不愿與人分享、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特征。與此同時,家長還因為害怕孩子受欺侮,害怕孩子發生意外,就不讓孩子出去與小朋友玩耍,不讓孩子單獨行動等,也會致使孩子交往范圍狹窄,沒有同齡朋友,與人相處存在畏懼感。在這樣的養育方式下,孩子的社會心理發展受限,喜歡黏著父母,太過依戀父母,不愿與人分享父母之愛。
孩子感到受傷害 有的父母重男輕女,有意或無意中流露出想生男孩的念頭,忽視女兒的感受,傷了女兒的自尊,從而激起女兒的攻擊本能。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發展不平衡,自我意識較強,容易產生叛逆、反抗情緒。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