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飲食四誤區
骨折后病人(特別是術后病人)由于骨和軟組織生長和修復的需要,醫生往往叮囑病人:營養要跟上,骨頭才長得快。但不少病人或家屬在飲食方面經常存在一些所謂的“忌口”誤區。
誤區1 豆腐是“發物”
民間有人認為豆腐是“發物”,骨折術后吃了傷口會感染,故要忌口,這是沒有科學道理的。從醫學上講,傷口是否感染與許多因素有關,比如細菌污染、皮下積血、引流不暢、消毒不嚴、營養不良等。豆腐性味甘、咸、寒、平,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脂肪、卵磷脂、鈣、磷、鐵及大量的核黃素等,尤其蛋白質含量豐富,每100克豆腐蛋白質含量7.4克,含鈣277毫克,且易被人體吸收,有利于增加身體營養。從中醫上講,豆腐外用還可治療某些體表慢性潰瘍!堆訅蹠飞险f:“杖瘡青腫,豆腐切片貼之,頻易。一法以燒酒煮貼之,色紅即易,不紅乃已!
誤區2 吃魚傷口不愈
有些骨折手術后的病人害怕吃魚,擔心吃了魚肉傷口不長。其實傷口愈合與年齡、是否感染、局部血液循環、全身營養狀態等都有關。魚肉性味甘、溫、無毒,營養非常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等。魚肉細膩,容易吸收。據測算每100克鯉魚含蛋白質17.3毫克。中醫認為,魚肉具有補虛贏、溫中下氣、利水消腫的作用;外用解毒、消炎、治癰瘡。《雷公炮制藥性解》就講:“鯽魚,主溫胃健脾,進飲食,補虛贏,療腸澼,水谷不調。燒灰可敷諸瘡!钡行┻^敏體質的人,比如哮喘和蕁麻疹病人,一吃魚就過敏,則不宜吃魚。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