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傷科常用的引經藥有哪些?
骨傷科常用的引經藥有哪些?
頭頸部引經藥 頭后部用太陽經引藥,如羌活、蔓荊子、川芎等;頭兩側用少陽經引藥,如柴胡、川芎、黃芩等;前額及眉棱骨用陽明經引藥,如升麻、白芷、葛根、知母等;巔頂用厥陰經引藥,如吳茱萸、藁本、細辛等;頸項部用白芷、葛根等。
四肢引經藥 上肢用桑枝、桂枝,也可用羌活、防風引藥入經;臂膀用姜黃;下肢用牛膝、海桐皮、獨活,也可用木瓜、千年健、防己、澤瀉等;骨節用松節、天南星。清代醫家林佩琴在《類證治裁》中指出:“油松節,能透入骨節”。王士福云:“觀諸傷科書治骨折諸方,發現多有重用南星者,深思其理,始悟古人以南星專止骨之痛。又經多年體驗,南星對各類骨關節疼痛者,多收捷效而無副作用。”
軀干部引經藥 上部用羌活,下部用獨活;胸部用柴胡、郁金、香附、紫蘇子、枳殼;兩脅肋部用青皮、陳皮、延胡索、紫荊皮;背部用威靈仙、烏藥、羌活、防風;腰部用杜仲、續斷、淫羊藿、補骨脂、狗脊、枸杞子、桑寄生、山茱萸;腹部損傷加炒枳殼、檳榔、厚樸、木香;小腹部損傷加小茴香、烏藥。
五臟引經藥 肝經用柴胡;肺經用桔梗、蘆根;脾經用龍眼肉、升麻;腎經用狗脊、肉桂;肝、脾血分用赤芍;膽經用龍膽草。
奇經引經藥 用鹿角、鹿茸引藥至督脈。如林佩琴在《類證治裁》中指出:“脊者,督脈及太陽經所過,項脊常熱而痛者,陰虛也,六味丸加鹿茸。常寒而痛者,陽虛也,八味丸加鹿茸。”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