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也可“冬補”
在我國,人們有冬令進補的習慣。所謂:冬天進補,上山打虎。但是冬令進補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內容也應有所改變,尤其是不能一味地靠吃大魚大肉來進補。素食進補其實也不妨一試!
芋頭 質地細軟,容易消化,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是秋季調養脾胃之佳品,常食之無疑會有“貼秋膘”的作用。
土豆 每500克土豆中含天然脂肪3.1克,蛋白質10.1克,淀粉73克,粗纖維3.5克,維生素的總含量是胡蘿卡的2倍,西紅柿的4倍。此外,土豆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礦物質,尤以磷、鈣、鐵十分豐富。祖國醫學認為,土豆性平味甘,有補中、益氣、和胃、調中、健脾、消腫等功效,常食之能強身健體。
紅薯 系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于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可作為秋補,貼秋膘的食品。
蓮藕 具有多種營養素,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等。生食能涼血散瘀、熟食則補心益胃,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與紅棗同食,則可補血養血。煨肉食可治脾胃之虛。
板栗 其營養豐富,果實中含糖、淀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板栗的藥用價值亦頗高。祖國醫學認為,栗子能養胃健脾,壯腰補腎,活血止血。栗子粥、炒板栗都是秋補的好食品,尤其是栗子粥,老少咸宜,用板栗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之,栗子既能與粳米一起健運脾胃,增進食欲,又能補腎強筋骨,尤其適合老年人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者。
蘿卜 含有較多的水分、維生素c,一定量的鈣、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質、鐵及其它維生素,還含有木質素、膽堿、氧化酶素、甘酶、觸酶、淀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祖國醫學認為,蘿卜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于食積脹滿、小便不利等癥。中醫對其醫療和保健功效推崇備至,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處方!”之說。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