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出游毒蟲咬傷自救指南
夏季出游毒蟲咬傷自救指南
夏日炎炎,出去旅游,在旅游中被毒蟲叮咬了怎么辦呢?我們在這里介紹一下夏季出游毒蟲咬傷自救指南,幫您度過一個安穩的盛夏。
毒蛇咬傷救治務必爭分奪秒
案例回放:去年8月6日,18歲少年小孫在郊外游玩時右腳被毒蛇咬傷,在當地醫院治療效果不佳,12日晚上18點被救護車送到醫院。檢查發現患者傷口局部潰爛壞死,腿部到腰部有大片紫紅瘀斑,神志不清,呼吸微弱,無尿,雙瞳孔散大,氧飽和度僅為20%,診斷為毒蛇咬傷并發膿毒癥伴多器官功能衰竭。雖經7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最終無力回天。
被毒蛇咬傷后的臨床表現
首先是疼痛,其他全身性反應會因不同毒蛇的毒素不同而出現不同癥狀。致死率最高的是以神經毒為主的金環蛇、銀環蛇、海蛇等,這些蛇咬過的傷口,紅腫不明顯、出血不多,僅感到輕微的癢。但半小時后,可能就會覺得頭昏、嗜睡乏力、惡心、嘔吐;重者出現吞咽困難、聲嘶、失語、眼瞼下垂及復視,最后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及休克。因為這些蛇的毒液作用于神經系統,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最后使呼吸停止導致死亡。
第二種是以血液毒為主的五步蛇、蝰蛇、竹葉青等,其毒液影響血液及循環系統,引起溶血、出血、凝血障礙及心臟衰竭。臨床表現為局部迅速腫脹,并向近心端發展,有的傷口劇痛流血不止。傷口周圍常伴有水皰、血皰、皮下瘀斑,甚至組織壞死。嚴重時全身廣泛性出血,比如結膜下瘀血、鼻衄、嘔血、咳血、尿血和胸腔、腹腔出血及顱內出血,最后導致失血性休克。
毒蛇咬傷后的緊急自救
一旦確定是毒蛇咬傷,應及時采取自救措施。一是不要驚慌亂跑盡可能延緩毒素擴散。劇烈的活動,能使血液循環加快,增加人體對毒素的吸收,加重中毒癥狀;二是迅速用止血帶或細繩在距傷口5~10厘米的肢體近端捆扎,阻斷靜脈和淋巴回流,減少毒素在體內擴散。每間隔半小時放松3~5分鐘,以免肢體壞死;三是用拔火罐吸除毒液,也可用口吮吸,但要注意口腔內不能有傷口和潰瘍,并要及時漱口。四是用利器把傷口切開,用清水、茶水沖洗傷口;無條件的,也可以用火柴、煙頭燒灼傷口,破壞蛇毒,并迅速送有救治經驗的醫院搶救。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