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知覺的鍛煉很重要

寶寶從呱呱墜地開始,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感覺知覺。初為人父、人母的人,要學會從寶寶的感覺知覺中檢查寶寶身體是否健康,從其感知外界的動作中強化寶寶各種能力的發育。寶寶一般具有以下幾種感知外界的能力。
色彩的識別 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已經對光有反應了。出生后7天,寶寶就會“看”了。他喜歡看顏色鮮艷的東西,也喜歡看媽媽的臉。睡醒以后,寶寶的眼睛會睜得大大的,盯著看自己喜歡的東西,目光也會隨著這些物體的移動而移動。
這個時候,媽媽們可以在床頭掛些色彩鮮艷的(主要是紅色、黃色、綠色)的氣球或玩具,在嬰兒房里布置一些簡單而鮮明的圖畫,讓寶寶的視覺得到鍛煉的機會。
聲音的辨位 新生兒在1周以內時,因為中耳鼓室還沒有空氣、外耳道還有少量羊水的原因,聽力比較差,所以這時檢查寶寶的聽力是不準確的。但是7天以后,寶寶的聽覺就比較敏銳了,他喜歡聽熟悉的人輕輕說話的聲音,會把頭轉向聲音傳出的方向,有時候還會用眼睛去找聲源。如果聲音太大,寶寶會做出眨眼、顫抖的反應,或者干脆哭鬧表示抗議。
滿月后寶寶的聽覺應該已經發育很好了,可以較長時間關注他喜歡的外界聲音。不妨把胎教時的音樂放給寶寶聽。4個月以后寶寶聽到這種熟悉的聲音會很喜歡,很開心的。
嗅覺很發達 健康寶寶的嗅覺很發達,聞到刺激性強的氣味會本能地排斥,比如打噴嚏、把頭轉開等;而且寶寶可以通過氣味準確地找到媽媽的乳房。
此時鍛煉寶寶的嗅覺能力,就要從寶寶的嬰兒床開始。寶寶的嬰兒床最好在生產前就擺好,散散味道,避免對寶寶造成刺激;在寶寶周圍擺放植物也要慎重,有些氣味可能造成寶寶敏感。
味覺很敏感 新生寶寶一出生就有了比較完整的味覺系統,能夠辨別各種味道。寶寶天生喜歡甜味的東西,會做出舔嘴等動作表示他很想再要一些。如果給寶寶喂苦味的東西,他會作出咧嘴的樣子,或者干脆吐出來。
靈敏的味覺是寶寶自我保護的本能表現,媽媽要注意根據寶寶的味覺偏好有意識地訓練他對健康飲食的食欲。
觸覺很脆弱 觸覺是寶寶與生俱來的本領,特別是在嘴、眼睛、手掌、腳丫等部位,輕輕觸摸就會引起寶寶的反應,所以寶寶的觸覺健康狀況是很容易檢查的。寶寶生下來就有冷熱的感覺,過熱、過冷的溫度都會引起寶寶的抗拒。寶寶哭的時候,媽媽把手放在他的小肚子上,或者輕輕握住他的小手,可以讓他慢慢平靜下來。
爸爸媽媽應該經常撫摸寶寶的皮膚,給寶寶安全感。日常照顧時,要動作輕柔,不舒服的觸覺可能引起寶寶的消極條件反射,如寶寶不喜歡洗澡、洗臉等等。
條件反射很正常 健康的新生寶寶有一些先天性的反射,這些反射可以幫你判斷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是否正常。用手指輕輕碰寶寶的臉頰,寶寶就會把頭轉向被碰到的一側,并且撅起小嘴做出吃的樣子;當爸爸媽媽把手指放到寶寶掌心里時,寶寶會立即抓緊。
掌握了以上六種寶寶的感覺知覺,爸爸媽媽們就能更好地對孩子的反應作出互動,相信有了六種感覺的支撐,一個溫馨、溫暖、甜蜜的氛圍不難創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