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小兒暑熱?
小兒夏季傷暑,發熱經久不退,名為暑熱。在我國南方及濱海地區較為多見。不同于一般感冒,而是因外傷暑邪、內蘊濕熱所致。
小兒傷暑,發熱持續不退,氣候越熱,發熱越高,發熱有起伏,多見暮熱早涼或早熱暮涼,無汗或少汗,口渴喜飲,小便多。發熱高時,煩躁不安;熱輕淺時,仍嬉戲如常。無頭痛、身痛、惡風寒等癥,但見口唇干,舌紅,脈滑數。治以清暑、宣肺、泄熱。方用:①香薷、甘草各3克,藿香、連翹、知母、黃芩、淡竹葉、金銀花各6克,生石膏、生稻芽各10克,水煎服;②鮮薄荷6克,鮮藿香、鮮佩蘭、鮮石斛、鮮荷葉、鮮茅根、鮮蘆根、鮮竹葉各10克,水煎當茶頻飲。
如發熱時間過長,有汗或多汗,煩渴引飲,舌紅干燥少津,苔薄或無苔,脈象洪數,則治以清暑、養陰、生津。方用:太子參10克,麥冬、生稻芽、石斛、淡竹葉、寒水石各10克,黃芩、知母、五味子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
本病若經久不愈,后期可致氣陰兩傷,出現發熱不退、肢體倦怠、精神不振、不思飲食、口中無味、口渴唇干等癥,舌燥苔少無津,脈象虛數。治宜益氣養陰。方用:太子參、炙黃芪、五味子、茯苓、白術、知母、地骨皮、白扁豆各10克,天冬、麥冬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
小兒傷暑不但病情重,而且發病急,對兒童生長發育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家長應注意預防。除了教育小兒不要在烈日下長時間玩耍,并適當給予冷飲解暑外,可以選用以下簡易方加以防治:①綠豆煎湯加糖適量飲服,不拘日、次;②鮮藿香、鮮蘆根各10克,鮮荷葉小半張,煎水當茶飲;③午時茶1塊,煎水,分2~3次服,可加糖適量。以上三方可以交替服用。
小兒傷暑,發熱持續不退,氣候越熱,發熱越高,發熱有起伏,多見暮熱早涼或早熱暮涼,無汗或少汗,口渴喜飲,小便多。發熱高時,煩躁不安;熱輕淺時,仍嬉戲如常。無頭痛、身痛、惡風寒等癥,但見口唇干,舌紅,脈滑數。治以清暑、宣肺、泄熱。方用:①香薷、甘草各3克,藿香、連翹、知母、黃芩、淡竹葉、金銀花各6克,生石膏、生稻芽各10克,水煎服;②鮮薄荷6克,鮮藿香、鮮佩蘭、鮮石斛、鮮荷葉、鮮茅根、鮮蘆根、鮮竹葉各10克,水煎當茶頻飲。
如發熱時間過長,有汗或多汗,煩渴引飲,舌紅干燥少津,苔薄或無苔,脈象洪數,則治以清暑、養陰、生津。方用:太子參10克,麥冬、生稻芽、石斛、淡竹葉、寒水石各10克,黃芩、知母、五味子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
本病若經久不愈,后期可致氣陰兩傷,出現發熱不退、肢體倦怠、精神不振、不思飲食、口中無味、口渴唇干等癥,舌燥苔少無津,脈象虛數。治宜益氣養陰。方用:太子參、炙黃芪、五味子、茯苓、白術、知母、地骨皮、白扁豆各10克,天冬、麥冬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
小兒傷暑不但病情重,而且發病急,對兒童生長發育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家長應注意預防。除了教育小兒不要在烈日下長時間玩耍,并適當給予冷飲解暑外,可以選用以下簡易方加以防治:①綠豆煎湯加糖適量飲服,不拘日、次;②鮮藿香、鮮蘆根各10克,鮮荷葉小半張,煎水當茶飲;③午時茶1塊,煎水,分2~3次服,可加糖適量。以上三方可以交替服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中醫五絕網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