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母愛可改變嬰兒的基因活動
在老鼠身上進行的最新實驗表明,母親對子女的關愛方式能決定他們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程度,因為母親的愛撫能永久改變嬰兒的基因活動。這一結果是在8日舉行的一個研究成人疾病的胎兒和嬰兒起因的會議上提出的。研究人員發現,和沒怎么受到母鼠關愛的小鼠相比,經常受到母鼠愛撫的小鼠長大后沒有那么焦慮和膽小,分泌的緊張激素也較低。
科學家發現,母鼠的愛舔能刺激小鼠大腦產生一種在受到壓力時安慰身體的基因。雖然對人類的一些研究已經發現母親的關懷和子女日后心理健康的聯系,但由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醫學教授邁克爾·米尼負責的這項對老鼠進行的研究首次精確測試出母親的行為是否真的會有影響,以及子代的大腦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導致成年后的性格。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小兒科和圍產期生物學教授彼得·格盧克曼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這么棒的數據是真正世界級的。它向我們展現了哺乳動物的基因表現會因母親和嬰兒的相互作用而永久改變以及它對行為和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 專家們說,目前還不知道這一結果是否適用于人類,特別是親吻和擁抱是否也有同樣的作用。但專家們又說,雖然對人類而言,母親的哪些行為會對嬰兒起作用可能與老鼠有所不同,但他們猜測基本原理和機制應該是一樣的。
科學家發現,母鼠的愛舔能刺激小鼠大腦產生一種在受到壓力時安慰身體的基因。雖然對人類的一些研究已經發現母親的關懷和子女日后心理健康的聯系,但由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醫學教授邁克爾·米尼負責的這項對老鼠進行的研究首次精確測試出母親的行為是否真的會有影響,以及子代的大腦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導致成年后的性格。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小兒科和圍產期生物學教授彼得·格盧克曼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這么棒的數據是真正世界級的。它向我們展現了哺乳動物的基因表現會因母親和嬰兒的相互作用而永久改變以及它對行為和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 專家們說,目前還不知道這一結果是否適用于人類,特別是親吻和擁抱是否也有同樣的作用。但專家們又說,雖然對人類而言,母親的哪些行為會對嬰兒起作用可能與老鼠有所不同,但他們猜測基本原理和機制應該是一樣的。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