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鵝口瘡的防治
鵝口瘡是一種傳染性口腔疾病,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多見于新生兒、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激素、口腔不潔的患兒。(節錄于《百病健康知識2000》-健康世紀行編委會)。鵝口瘡主要是口腔粘膜的炎癥,小兒較常見。由于妨礙進食,所以影響小兒健康。臨床上主要特征是有白色點狀或小片狀膜樣物覆蓋在口腔粘膜上,但不易擦掉,重擦會出血。口腔內粘膜均可受累及,但以頰粘膜為多見。患兒常出現煩躁、拒食。本病診斷比較容易,一經發現,對患兒口腔局部應給予及時治療。可先用雙氧水清潔口腔,再用1%碘甘油涂擦局部消炎,疼痛者局部可涂擦1%普魯卡因或2%利多卡因。中藥冰硼散涂于患處效果良好。個別癥狀嚴重或經常反復感染者,應采取全身支持療法,加強營養,補充復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必要時可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