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保健按摩
健脾法
處方:補脾、摩腹各5分鐘,揉足三里100次,捏脊3-5次。
操作方法:
1、補脾:脾穴在拇指橈側緣赤白肉際處。自指尖推至指根為補脾。
2、摩腹:以掌心或四指并攏,按順時針方向,揉摩整個腹部。
3、揉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處。以拇指指腹揉之。
4、捏脊:患兒俯臥,醫者用雙手拇指指腹與食、中二指捏緊脊柱皮膚,邊捏拿邊向前推進,自長強穴損壞至大椎穴為1遍,每次3~5遍。為了加強刺激,每捏3次向上提拿1次。
保肺法
處方:清肺、平肝、補脾、清天河水各5分鐘。
操作方法:
1、清肺:肺穴在無名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為清肺。
2、平肝:肝穴在食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為清肝,亦稱平肝。
3、清天河水:天河水穴在前臂掌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醫者食中二指并攏,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稱清天河水。用力要均勻,向前推動,不可歪斜。
安神法
處方:平肝、清天河水各5分鐘,搗小天心50次,揉摩兩手十指面2分鐘。
操作方法:
揉摩兩手十指面、用拇指指腹在小兒十指指腹面,按順時針方向揉之。然后將兒抱起,俯在大人肩部,用食、中、無名三指并攏,輕輕而有節奏地叩拍督脈,自大椎向下經心俞、膈俞、肝俞直至尾骶部,拍2-3分鐘,在相當于心肺部位,可改用空掌拍之。
益智法
處方:揉二馬穴30分鐘至1小時。
操作方法:
二馬穴在手背無名指與小指掌骨頭之間的凹陷中。揉二馬是將患兒小指屈曲于掌心,醫者以拇指或中指指腹左右揉之。
處方:補脾、摩腹各5分鐘,揉足三里100次,捏脊3-5次。
操作方法:
1、補脾:脾穴在拇指橈側緣赤白肉際處。自指尖推至指根為補脾。
2、摩腹:以掌心或四指并攏,按順時針方向,揉摩整個腹部。
3、揉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處。以拇指指腹揉之。
4、捏脊:患兒俯臥,醫者用雙手拇指指腹與食、中二指捏緊脊柱皮膚,邊捏拿邊向前推進,自長強穴損壞至大椎穴為1遍,每次3~5遍。為了加強刺激,每捏3次向上提拿1次。
保肺法
處方:清肺、平肝、補脾、清天河水各5分鐘。
操作方法:
1、清肺:肺穴在無名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為清肺。
2、平肝:肝穴在食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為清肝,亦稱平肝。
3、清天河水:天河水穴在前臂掌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醫者食中二指并攏,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稱清天河水。用力要均勻,向前推動,不可歪斜。
安神法
處方:平肝、清天河水各5分鐘,搗小天心50次,揉摩兩手十指面2分鐘。
操作方法:
揉摩兩手十指面、用拇指指腹在小兒十指指腹面,按順時針方向揉之。然后將兒抱起,俯在大人肩部,用食、中、無名三指并攏,輕輕而有節奏地叩拍督脈,自大椎向下經心俞、膈俞、肝俞直至尾骶部,拍2-3分鐘,在相當于心肺部位,可改用空掌拍之。
益智法
處方:揉二馬穴30分鐘至1小時。
操作方法:
二馬穴在手背無名指與小指掌骨頭之間的凹陷中。揉二馬是將患兒小指屈曲于掌心,醫者以拇指或中指指腹左右揉之。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