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性別意識須從孩童時做起
嬰兒一出生,一眼就辨男女,這是生物學上的差別,稱之為性。而一個認為自己是男人還是女人,即性自認,并不都與性一致。有極少數的人,在身體發育上明明是正常的男性或女性,卻強烈固執地認為自己是異性,并接受異性的氣質、動作、習慣、服裝,形成性自認倒錯的現象。這是性心理變態,是滋生同性戀的溫床。
產生性心理變態的原因很復雜,但孩童時期家庭環境和父親養育態度所打下的烙印,是其重要的誘因。原來,嬰兒出生后有一個性別化的過程,即發展一種適合于文化所要求的,與自己性別相適應的行為和個性要有一定的時間。性別化的關鍵時期是在5歲以前,小孩到了5歲左右就已經形成了穩定、清楚的性自認,知道自己應該扮演什么樣的性角色了。因而,從嬰兒呱呱墜地始,家長就負有培養孩子性角色的責任。
但是,人們稍加注意就會發現,希望生個男孩,卻喜歡把男孩打扮成女孩子,成了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性現象。在有些家長的心目中,文靜、俊俏、略帶幾分羞怯的女性美,似乎比淘氣,好動的陽剛之氣更討人喜歡。于是給男孩扎小辮、涂脂粉、穿裙子,甚至起女孩名字。
有的家長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是因為盼生女未能如愿,以此聊以自慰。然而,大人導演的是假戲,孩子卻是真作。久而久之,從他的外觀到內心世界都會進入女性角色。若問到孩子。你愿意當男孩還是女孩?孩子會回答:當女孩。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后,發生性自認倒錯的現象,就不足為怪了。
專家們認為,在孩子性別化的過程中容不得半點的扭曲和造作。是男孩就要讓他進入男孩的天地,喜男性之所喜,為男性之所為。
產生性心理變態的原因很復雜,但孩童時期家庭環境和父親養育態度所打下的烙印,是其重要的誘因。原來,嬰兒出生后有一個性別化的過程,即發展一種適合于文化所要求的,與自己性別相適應的行為和個性要有一定的時間。性別化的關鍵時期是在5歲以前,小孩到了5歲左右就已經形成了穩定、清楚的性自認,知道自己應該扮演什么樣的性角色了。因而,從嬰兒呱呱墜地始,家長就負有培養孩子性角色的責任。
但是,人們稍加注意就會發現,希望生個男孩,卻喜歡把男孩打扮成女孩子,成了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性現象。在有些家長的心目中,文靜、俊俏、略帶幾分羞怯的女性美,似乎比淘氣,好動的陽剛之氣更討人喜歡。于是給男孩扎小辮、涂脂粉、穿裙子,甚至起女孩名字。
有的家長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是因為盼生女未能如愿,以此聊以自慰。然而,大人導演的是假戲,孩子卻是真作。久而久之,從他的外觀到內心世界都會進入女性角色。若問到孩子。你愿意當男孩還是女孩?孩子會回答:當女孩。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后,發生性自認倒錯的現象,就不足為怪了。
專家們認為,在孩子性別化的過程中容不得半點的扭曲和造作。是男孩就要讓他進入男孩的天地,喜男性之所喜,為男性之所為。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