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父母這樣育兒
不作批評
在美國時,常有小孩子被父母帶來我家玩兒。你們的地毯和家具真漂亮!我喜歡你的熱情!這些出自小孩子嘴里的贊美話常叫我驚奇。
如果你不慎在某一場合穿了一件不合時宜的衣服,熟絡的中國同胞往往會當面提醒或批評一番,要么就是背后議論一番。而美國人就不會大驚小怪多管閑事地評說你,畢竟穿衣戴帽是個人的自由。非要說什么的話,那也一定是多么的與眾不同呀!等類似贊美的話。一般情況下,美國人決不當面批評人家。多說幾句好話又不破費錢財,說者聽者都高興,何樂而不為呢?
這就潛移默化地傳教給了孩子,不僅僅是對外人的贊賞,孩子還經常將贊美回饋給家中的親屬:媽媽,你真行!外公,我要長成像你一樣健康!聽著天真幼童的表揚,會不會覺得很受用呢?
平凡小名
我去美國友人家中作客,就親耳聽到她叫自己的3歲小兒子皮特。小皮特也只叫我的名字,直呼他外公為尼克斯,沒有阿姨、外公這樣的后綴。
另外,美國人既使給孩子起小名,也不像中國人那樣刻意或者甜膩,那些幼兒的乳名平凡普通,美國父母可不愿讓孩子因為名字由寵生嬌。這樣的小事上體現出美國孩子在社交上的自信和隨意,明顯地比中國孩子扭捏認生的神態要大膽開朗,為日后出入社會和人際交往奠定人人平等的素質。
真正平等
鄰居家有個四五歲的小男孩,一次他正在院中開玩具汽車玩兒,父親從室內推門出來,問他是否使用了安全帶?駕駛執照怎么沒有帶?無照駕駛時警察會怎樣等等,一五一十頭頭是道。若是按照中國人的思維,那么小的孩子能懂什么,何必為此費口舌。但美國的爸爸媽媽不這樣認為,他們會告訴你雖然大人孩子年齡上有差別,可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鼓勵參與
有一次小男孩的玩具車出了問題,父親不但自己在院中替他修理,還叫來孩子一起動手參與,忙前忙后;孩子還一邊忙一邊問,父親認真地回答著問題,儼然平等的對待著一位同齡的朋友。玩具車修好后,父親輕輕拍了拍小家伙的頭,伸著拇指說了句什么,小家伙也友好的揮著手掌。后來我留意到,父親在給園子除草、修剪等家務勞動中,總會叫上孩子在一起干,演繹著一幅幅其樂融融的親情圖畫。
不許犯規
中國父母教育自己的子女原則不可謂不嚴格,但是在實際施行中卻又常常因自己的原因帶頭破壞了已經訂立的規矩,比如孩子的睡覺問題。美國家庭中,都訂立有孩子入寢的時間,時間一到,大人就會提醒孩子該去睡覺了。孩子逐漸地自覺養成習慣向家人道晚安,不管大人還在進行什么活動。
中國的父母定好的規矩往往在逢年過節、有客來訪、某些情況下容忍孩子違背。今天爺爺奶奶來看你,不用早去睡覺。來唱個兒歌,讓爺爺奶奶高興高興!難得大過節的,不用那么早睡,來看我們打牌。不但暗示孩子規矩是可以破壞的,而且大人也在身體力行地打破這個規矩。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保護人和撫養者,更是活生生可以效仿的榜樣。美國的家長都十分注重自己以身作則的形象,拿出很多的時間陪孩子游戲,并在生活實事中耐心引導教育孩子。
在美國時,常有小孩子被父母帶來我家玩兒。你們的地毯和家具真漂亮!我喜歡你的熱情!這些出自小孩子嘴里的贊美話常叫我驚奇。
如果你不慎在某一場合穿了一件不合時宜的衣服,熟絡的中國同胞往往會當面提醒或批評一番,要么就是背后議論一番。而美國人就不會大驚小怪多管閑事地評說你,畢竟穿衣戴帽是個人的自由。非要說什么的話,那也一定是多么的與眾不同呀!等類似贊美的話。一般情況下,美國人決不當面批評人家。多說幾句好話又不破費錢財,說者聽者都高興,何樂而不為呢?
這就潛移默化地傳教給了孩子,不僅僅是對外人的贊賞,孩子還經常將贊美回饋給家中的親屬:媽媽,你真行!外公,我要長成像你一樣健康!聽著天真幼童的表揚,會不會覺得很受用呢?
平凡小名
我去美國友人家中作客,就親耳聽到她叫自己的3歲小兒子皮特。小皮特也只叫我的名字,直呼他外公為尼克斯,沒有阿姨、外公這樣的后綴。
另外,美國人既使給孩子起小名,也不像中國人那樣刻意或者甜膩,那些幼兒的乳名平凡普通,美國父母可不愿讓孩子因為名字由寵生嬌。這樣的小事上體現出美國孩子在社交上的自信和隨意,明顯地比中國孩子扭捏認生的神態要大膽開朗,為日后出入社會和人際交往奠定人人平等的素質。
真正平等
鄰居家有個四五歲的小男孩,一次他正在院中開玩具汽車玩兒,父親從室內推門出來,問他是否使用了安全帶?駕駛執照怎么沒有帶?無照駕駛時警察會怎樣等等,一五一十頭頭是道。若是按照中國人的思維,那么小的孩子能懂什么,何必為此費口舌。但美國的爸爸媽媽不這樣認為,他們會告訴你雖然大人孩子年齡上有差別,可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鼓勵參與
有一次小男孩的玩具車出了問題,父親不但自己在院中替他修理,還叫來孩子一起動手參與,忙前忙后;孩子還一邊忙一邊問,父親認真地回答著問題,儼然平等的對待著一位同齡的朋友。玩具車修好后,父親輕輕拍了拍小家伙的頭,伸著拇指說了句什么,小家伙也友好的揮著手掌。后來我留意到,父親在給園子除草、修剪等家務勞動中,總會叫上孩子在一起干,演繹著一幅幅其樂融融的親情圖畫。
不許犯規
中國父母教育自己的子女原則不可謂不嚴格,但是在實際施行中卻又常常因自己的原因帶頭破壞了已經訂立的規矩,比如孩子的睡覺問題。美國家庭中,都訂立有孩子入寢的時間,時間一到,大人就會提醒孩子該去睡覺了。孩子逐漸地自覺養成習慣向家人道晚安,不管大人還在進行什么活動。
中國的父母定好的規矩往往在逢年過節、有客來訪、某些情況下容忍孩子違背。今天爺爺奶奶來看你,不用早去睡覺。來唱個兒歌,讓爺爺奶奶高興高興!難得大過節的,不用那么早睡,來看我們打牌。不但暗示孩子規矩是可以破壞的,而且大人也在身體力行地打破這個規矩。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保護人和撫養者,更是活生生可以效仿的榜樣。美國的家長都十分注重自己以身作則的形象,拿出很多的時間陪孩子游戲,并在生活實事中耐心引導教育孩子。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