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小兒偏食四大法
眾所周知,小兒偏食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開始多發生在幼兒時期。長久偏食以后會給孩子的健康發育成長帶來危害。矯治偏食并不難,既然偏食是受環境心理因素的影響,是由后天觀察、學習中得來的,那末仍可通過重新學習、積極進行心理治療來矯正偏食行為。心理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說教法:父母或老師向兒童說明偏食的害處,告訴孩子各種食物中含有人體最需要的營養成分,如缺少就會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說教要實事求是 ,要有科學性,舉例要生動,這樣對學齡兒童或學齡前兒童才會取得較滿意的矯正效果。
2.獎勵法:凡對孩子不吃的食物,經過勸導能少量進食時,應予獎勵。這首先必須對孩子的需求心理有充分的了解,以便采取針對性的獎勵,如有個孩子不吃雞蛋,經過勸說并說明如果改正就帶他到動物園看珍奇動物。孩子為了滿足這種要求,吃了雞蛋以后感到很高興,味道也很好,以后逐漸就消除了偏食的壞習慣。
3.脫敏法:即事前不讓小兒知道,在他最喜歡吃的食物中摻入不吃的食物成分。如有的孩子不吃牛肉、羊肉、蝦、姜、芹菜等,可切成碎 末,拌在菜里或拌在餃子餡中,開始少量,以后再逐漸增加,當增加一定程度后,就自然而然地養成習慣了,此法對較頑固的偏食孩子,常收到良好的改正效果。但施行時需要耐心,不可急躁,一旦獲得改正,尚需不斷強化鞏固效果,否則,如果放棄約束,其偏食行為往往容易反復。
4.懲罰法:父母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心理,對他不吃某種食物時,可以取消他認為最有興趣的活動,時間一長,就會達到克服偏食的習慣。
1.說教法:父母或老師向兒童說明偏食的害處,告訴孩子各種食物中含有人體最需要的營養成分,如缺少就會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說教要實事求是 ,要有科學性,舉例要生動,這樣對學齡兒童或學齡前兒童才會取得較滿意的矯正效果。
2.獎勵法:凡對孩子不吃的食物,經過勸導能少量進食時,應予獎勵。這首先必須對孩子的需求心理有充分的了解,以便采取針對性的獎勵,如有個孩子不吃雞蛋,經過勸說并說明如果改正就帶他到動物園看珍奇動物。孩子為了滿足這種要求,吃了雞蛋以后感到很高興,味道也很好,以后逐漸就消除了偏食的壞習慣。
3.脫敏法:即事前不讓小兒知道,在他最喜歡吃的食物中摻入不吃的食物成分。如有的孩子不吃牛肉、羊肉、蝦、姜、芹菜等,可切成碎 末,拌在菜里或拌在餃子餡中,開始少量,以后再逐漸增加,當增加一定程度后,就自然而然地養成習慣了,此法對較頑固的偏食孩子,常收到良好的改正效果。但施行時需要耐心,不可急躁,一旦獲得改正,尚需不斷強化鞏固效果,否則,如果放棄約束,其偏食行為往往容易反復。
4.懲罰法:父母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心理,對他不吃某種食物時,可以取消他認為最有興趣的活動,時間一長,就會達到克服偏食的習慣。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