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運動游戲治療丟三落四
———專家談兒童感統失調的運動療法
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癥是指兒童對各種感受刺激信息在大腦中樞系統中不能進行和諧有效的組合,造成整個身體不能協調運作而表現出來的種種問題,如孩子出現好動不安,對安靜的活動不感興趣;組織和技巧性活動能力差,經常丟三落四;動作不靈活,動作不協調,易失去平衡,易碰撞跌倒,手腳笨拙,使用剪刀、系鞋帶、系扣子、跳繩等均較困難;語言能力發育延緩,內向孤獨,膽小害羞,社會交往能力缺乏,學習障礙等。調查顯示,34.9%的學齡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調癥,其中輕度失調兒童占24.3%,中度達9%,重度占1.6%。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唐洪麗介紹,中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開設的江蘇省首家兒童感覺統合訓練室,采用國際上先進的運動訓練方法,通過滑板、平衡木、袋鼠跳、拍球、搭積木等數十種運動游戲,在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地對患兒加以訓練,改善和增強大腦統合能力,糾正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癥,兒童容易接受。專程利用暑假從南通趕來訓練的一對雙胞胎的母親說,兩個6歲的孩子原先特別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協調能力差,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現在情況大為改觀,開始時滑板運動只能做幾下,如今已可以連續滑動140多次,做事情也專心多了。另一名患有孤獨癥的8歲女孩晶晶(化名)變化最大,剛來時其內心世界封閉、膽怯、不愿與人交流,十幾次訓練下來,已能主動與集體融合,并積極參與運動競爭,性格也開朗起來。
唐洪麗副主任醫師指出,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癥雖非大的毛病,但卻會直接影響兒童成長,應引起人們高度重視,并積極預防和糾正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癥。平時應讓孩子盡可能感受到一些來自外界的刺激,多一些戶外活動。家長要多學一些有關兒童生長發育規律與心理特點的知識,尊重孩子的感情,用孩子能夠接受、理解的方式與之交流。平時應鼓勵兒童自己動手,包括日常生活、飲食起居,充分的活動鍛煉有助于兒童大腦統合能力的提高。
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癥是指兒童對各種感受刺激信息在大腦中樞系統中不能進行和諧有效的組合,造成整個身體不能協調運作而表現出來的種種問題,如孩子出現好動不安,對安靜的活動不感興趣;組織和技巧性活動能力差,經常丟三落四;動作不靈活,動作不協調,易失去平衡,易碰撞跌倒,手腳笨拙,使用剪刀、系鞋帶、系扣子、跳繩等均較困難;語言能力發育延緩,內向孤獨,膽小害羞,社會交往能力缺乏,學習障礙等。調查顯示,34.9%的學齡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調癥,其中輕度失調兒童占24.3%,中度達9%,重度占1.6%。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唐洪麗介紹,中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開設的江蘇省首家兒童感覺統合訓練室,采用國際上先進的運動訓練方法,通過滑板、平衡木、袋鼠跳、拍球、搭積木等數十種運動游戲,在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地對患兒加以訓練,改善和增強大腦統合能力,糾正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癥,兒童容易接受。專程利用暑假從南通趕來訓練的一對雙胞胎的母親說,兩個6歲的孩子原先特別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協調能力差,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現在情況大為改觀,開始時滑板運動只能做幾下,如今已可以連續滑動140多次,做事情也專心多了。另一名患有孤獨癥的8歲女孩晶晶(化名)變化最大,剛來時其內心世界封閉、膽怯、不愿與人交流,十幾次訓練下來,已能主動與集體融合,并積極參與運動競爭,性格也開朗起來。
唐洪麗副主任醫師指出,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癥雖非大的毛病,但卻會直接影響兒童成長,應引起人們高度重視,并積極預防和糾正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癥。平時應讓孩子盡可能感受到一些來自外界的刺激,多一些戶外活動。家長要多學一些有關兒童生長發育規律與心理特點的知識,尊重孩子的感情,用孩子能夠接受、理解的方式與之交流。平時應鼓勵兒童自己動手,包括日常生活、飲食起居,充分的活動鍛煉有助于兒童大腦統合能力的提高。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