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的家長造就消極的孩子
據《每日新報》報道,記者曾采訪了10多位幼兒園的老師和一些同齡孩子的家長,被采訪的幼兒園老師說,有的小朋友天天愁眉苦臉,上課時總是說我對這些沒興趣、有完沒完啊。開始時,老師還覺得孩子跟小大人兒似的,很深沉,時間久了就發現,這樣的孩子心理壓力特別大,對一切事物都抱消極態度,學習中也缺少創造力和積極性。
一位家長說,他與5歲多的孩子聊天時,孩子總是說:你煩不煩啊。那口氣和神態就和他媽媽非常相似。另一位6歲孩子的母親則說,她的孩子現在總是不開心,口頭語就是生活像一鍋沒味兒的白菜湯或是我是一只不被看好的股票,這些都是孩子的爸爸經常說的。
在采訪中發現,說這類語言的孩子,家長多是比較繁忙的上班族,很多人對自己的現實狀況不滿意,平時愛發牢騷。而大多數家長沒有想到自己的情緒會傳染給孩子。
天津兒童教育專家郭建國教授認為,家長無意的消極語言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情緒是可以傳染的,家長們把工作中的不愉快帶到家里,這種方式很容易影響到孩子。如果總處在一個充滿抱怨和不滿的環境里,孩子也會像大人一樣用消極的語言來宣泄自己的緊張和不滿。孩子的這類語言形成習慣以后,對他們今后的人際交往和生活態度非常不利。所以家長們要特別注意,用快樂的情緒去感染孩子。
一位家長說,他與5歲多的孩子聊天時,孩子總是說:你煩不煩啊。那口氣和神態就和他媽媽非常相似。另一位6歲孩子的母親則說,她的孩子現在總是不開心,口頭語就是生活像一鍋沒味兒的白菜湯或是我是一只不被看好的股票,這些都是孩子的爸爸經常說的。
在采訪中發現,說這類語言的孩子,家長多是比較繁忙的上班族,很多人對自己的現實狀況不滿意,平時愛發牢騷。而大多數家長沒有想到自己的情緒會傳染給孩子。
天津兒童教育專家郭建國教授認為,家長無意的消極語言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情緒是可以傳染的,家長們把工作中的不愉快帶到家里,這種方式很容易影響到孩子。如果總處在一個充滿抱怨和不滿的環境里,孩子也會像大人一樣用消極的語言來宣泄自己的緊張和不滿。孩子的這類語言形成習慣以后,對他們今后的人際交往和生活態度非常不利。所以家長們要特別注意,用快樂的情緒去感染孩子。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