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的家庭治療驗方
“足跟痛”又稱跟痛癥,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多見于中老年人。輕者影響走路,重者足跟不敢觸地。本癥起病緩慢,但病程較長,有時長達數月或數年。造成足眼痛常見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纖維墊炎、跟部滑囊炎、跟腱周圍炎及跟骨刺等。這些疾病均可引起跟骨周圍或附著于跟骨的肌肉、韌帶、筋膜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癥病變。一般治療效果較差,多以理療為主,每天到醫院太不方便,現介紹在家自己治療的方法,不妨試試。
一、足部洗液
方劑:馬齒菜(野菜,干鮮均可,中藥店可買到)、鮮姜、紅花、川芎、當歸及蒲公英各30克、米醋(4度普通食醋)1000毫升(2斤)。
制法:將前6位藥加3000毫升熱水浸泡1小時,加熱煮沸10分鐘,加入米醋再煮沸即可。趁熱熏洗足跟,待溫度適宜時,可將雙腳浸泡于藥液之中1小肘,如水溫不熱可再行加熱至腳部能承受的熱度。每日一次,每7~10次為一療程。一般1~2療程可好轉或治愈。
二、外用中成藥
經上述藥液每晚睡前洗浴后,于足跟局部涂抹扶他林軟膏,輕輕揉擦局部幾分鐘,使軟膏經皮膚吸收。局部干燥后,再貼上一片傷濕止痛膏。24小時可揭下。如局部皮膚發癢或過敏者,可隨時揭下,用清水洗凈,涂少許爽身粉即可。一般2~3次可明顯見效,7~10天為1療程。
三、自制中藥外敷劑
方劑:三七粉1o克、川芎粉15克,鮮姜20克、鮮嚴薈葉20~30克(一個葉)、4度米醋適量。
制法:1.先將鮮姜和鮮蘆薈搗碎如泥,加進三七粉和川芎粉攪和均勻;2.再加米醋適量調和呈稀粥狀,涂抹于四層白布上,敷在腳跟處,外面用塑料薄膜包好,穿上襪子即可。一般一次可敷10余小時,如果腳跟皮膚能承受可適當延長時間;如果皮膚有發白及腫脹等反應則停止敷用;3、敷后馬上用溫熱的淡堿水洗腳后擦干即可。
最好每晚睡前用足部洗液浸泡腳后,再用此敷劑外用。每日一次。7~10天為一療程,一般2~3次可顯效,1~2療程可治愈。
一、足部洗液
方劑:馬齒菜(野菜,干鮮均可,中藥店可買到)、鮮姜、紅花、川芎、當歸及蒲公英各30克、米醋(4度普通食醋)1000毫升(2斤)。
制法:將前6位藥加3000毫升熱水浸泡1小時,加熱煮沸10分鐘,加入米醋再煮沸即可。趁熱熏洗足跟,待溫度適宜時,可將雙腳浸泡于藥液之中1小肘,如水溫不熱可再行加熱至腳部能承受的熱度。每日一次,每7~10次為一療程。一般1~2療程可好轉或治愈。
二、外用中成藥
經上述藥液每晚睡前洗浴后,于足跟局部涂抹扶他林軟膏,輕輕揉擦局部幾分鐘,使軟膏經皮膚吸收。局部干燥后,再貼上一片傷濕止痛膏。24小時可揭下。如局部皮膚發癢或過敏者,可隨時揭下,用清水洗凈,涂少許爽身粉即可。一般2~3次可明顯見效,7~10天為1療程。
三、自制中藥外敷劑
方劑:三七粉1o克、川芎粉15克,鮮姜20克、鮮嚴薈葉20~30克(一個葉)、4度米醋適量。
制法:1.先將鮮姜和鮮蘆薈搗碎如泥,加進三七粉和川芎粉攪和均勻;2.再加米醋適量調和呈稀粥狀,涂抹于四層白布上,敷在腳跟處,外面用塑料薄膜包好,穿上襪子即可。一般一次可敷10余小時,如果腳跟皮膚能承受可適當延長時間;如果皮膚有發白及腫脹等反應則停止敷用;3、敷后馬上用溫熱的淡堿水洗腳后擦干即可。
最好每晚睡前用足部洗液浸泡腳后,再用此敷劑外用。每日一次。7~10天為一療程,一般2~3次可顯效,1~2療程可治愈。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