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水平好了,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很多父母都想再要個二胎。但生活中,懷“二胎”的母親遭遇家里現有的獨生子女相逼的情況也不少見。為什么孩子會想方設法阻止母親再生個小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孩子感到不安全 客體關系理論認為,在母嬰早期互動中,母親的缺位、忽視、缺乏耐心等,會讓嬰兒體驗到拒絕,感到不安全,這種體驗在一些孩子的內心特別強烈,并潛伏下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類似的事件可以激活這種體驗。家庭養育中的不安全性因素,如孩子被疏遠與忽視、基本物質需要未得到滿足、不斷變換養育者、父母性情暴戾等,均容易激活早期的不安全體驗,強化內心的脆弱與敏感。對于敏感者的孩子而言,母親生二胎頗具威脅性,可激活早年的不安全感,使他們擔心失去父母之愛而極力抗爭。 二、社會心理發展滯后 家長心理邊界不清,將內心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無原則地遷就、寵愛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不愿與人分享、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特征。與此同時,家長還因為害怕孩子受欺侮,害怕孩子發生意外,就不讓孩子出去與小朋友玩耍,不讓孩子單獨行動等,也會致使孩子交往范圍狹窄,沒有同齡朋友,與人相處存在畏懼感。在這樣的養育方式下,孩子的社會心理發展受限,喜歡黏著父母,太過依戀父母,不愿與人分享父母之愛。 三、孩子感到受傷害 有的父母重男輕女,有意或無意中流露出想生男孩的念頭,忽視女兒的感受,傷了女兒的自尊,從而激起女兒的攻擊本能。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發展不平衡,自我意識較強,容易產生叛逆、反抗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