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是膽管樹內(包括膽囊)形成的凝結物,是臨床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發作性腹痛、急性炎癥,如果結石進入膽總管后可出現下列并發癥:黃疸、膽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無任何癥狀。我們來說一下五絕指針療法治療膽結石原理。

五絕指針療法治療膽結石
五絕指針療法治療膽石,通過對肝膽經脈的調理,對肝膽近區的章門、京門、日月、期門等主要穴位進行變化指法的刺激,起到恢復增強膽的收縮功能作用;指法對穴位的連續刺激,使膽囊的收縮功能不斷增強,使收縮頻速、幅度加大、充滿活力;通過膽囊的高強收縮,使沉積于內的石體產生對抗性撞擊揉擦而自行粉碎;膽囊的高頻收縮,使膽囊內的膽汁掀起一次次波浪,將散碎的沙石席卷而起并向膽管沖刺而下,通過膽總管注入腸道。在治療膽石的過程中,對肝臟的調理也十分重要;肝氣充盈,大量的肝之余氣下行于膽,使膽內有充足的膽液外流而注入腸道,并作用于腸道的運化,也正是這一新陳代謝的過程,不斷將膽囊內的石沙進行沖刷,直至凈化。

什么是五絕指針療法?五絕指針療法是以中醫指針療法為基礎,根據針灸按摩的治病原理,摻合了武術中的點打技藝,將古老的點穴技法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獨創出一種新的治病方法。
五絕指針療法的創出,是張寶增醫生多年手法治病經驗的總結;它來源于中國古今點穴技藝之精華和創始人對醫學的情趣和愛好;它既有各家指針、針刺療法的刺激之氣,又有推拿、按摩治病手法之血液;既有古今點穴技法之骨架,又有武術技巧之筋脈;土也好,洋也好,古也好,今也好,凡與經絡關聯之肉,五絕指針療法便取之為;更有中醫陰陽五行學說,人之臟腑皆屬五行之論與其五種指法相配用,這樣以此五種指法替代了古老的、繁多復雜的、費時費力又多治療痛苦的諸多按、揉、推、拿等手法治病動作,聯用于人體體表經脈穴位,交互變化組成治療方案,便可達到祛病的目的;以點打、點壓、點揉、點擦、點振五種指法定名為"五絕"指針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