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的原因有哪些?膽結石和個人的體質有關,往往肥胖、吃的太油、飲食不正常(飲食中的油脂、膽固醇過多),容易使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上升,造成膽汁過于黏稠無法保持液體狀,漸漸結成顆粒狀的結晶,于是容易引起膽結石。

根據統計,以下的情形比較容易造成膽結石:
1. 家庭遺傳:家族中有人曾經罹患過膽結石,有這樣的家族病史。
2. 年齡:年齡越大,罹患膽結石的比例有升高的趨勢。
3. 肥胖:肥胖的人,膽汁中有較高的膽固醇濃度,而且膽固醇的分泌、合成也較高,所以容易罹患結石。
4. 中年婦女:成年期以后的女性,一般比同年齡層的男性有較高的比例罹患膽結石。
5. 多次懷孕的婦女:懷孕會讓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增加;另外懷孕時腹部壓力增加,影響了膽囊,膽囊變大而且排空不完全,膽汁因此停留在膽囊內,這樣增加了結石的發生。當然懷孕次數多的婦女發生的機會就再增加了。
6. 藥物: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及停經后使用女性賀爾蒙制劑(動情激素),讓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增加,也較容易發生膽固醇結石。
7. 飲食型態:卡路里較高、較油膩,及較甜的食物,都容易產生膽固醇結石。
8. 糖尿病:糖尿病病人,膽汁中有較高的膽固醇濃度,加上膽囊的收縮能力不好,膽汁容易停留在膽囊內,所以增加了膽結石的發生。
9. 小腸疾病及胰臟疾病等引起:這樣的疾病可能造成膽鹽的消化吸收不良(膽鹽是利用肝臟內的膽固醇制造的,通常到小腸時會再被回收、利用),所以膽固醇結石容易形成。
中醫認為:“情志所傷,憂思惱怒或抑郁寡歡,肝氣不舒,膽液不得疏泄;飲食不節,過食辛辣或嗜食肥甘,脾胃被傷,釀濕生熱,熏蒸肝膽,使肝失疏泄,膽液循行受阻或濕熱煎熬結成砂石;或因飲食不潔,蟲寄體內,竄擾膽道,使膽液不得疏泄引起。而膽道感染,大多由膽道結石、膽道寄生蟲病和細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因進食油膩食物、過勞、受驚、精神因素等誘發。其臨床表現多屬于中醫學胸脅疼、腹痛、黃膽的范疇”。“……其病在膽,但膽附于肝,二者互為表里,故本病與肝關系甚密。另外,肝膽失于疏泄,脾胃容易受累。或脾胃被傷,釀濕生熱,又可影響肝膽而發病,故本病亦多關系脾胃”。
更多關于膽結石的問題,可咨詢涿州市五絕指針療法研究所結石病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