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北京亞奧國際酒店,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農工民主黨山西省委主委周然,全國政協常委、農工民主黨山東省委主委王新陸兩位委員忙碌于各自的房間中,床上周邊攤放著提案和材料。
“把中醫藥作為國家創新戰略優先領域”“在全國挖掘民間中醫特色診療技術并開展評選活動”兩份提案,一份關注中醫藥國家創新戰略布局,著眼頂層設計;一份則立足基層中醫藥發展,意在夯實根基。
中醫藥引領科技創新發展
兩會前夕,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為中醫藥振興發展指明方向。作為一名“資深”全國政協委員,周然內心澎湃。
“我國已把創新發展確立為未來發展的第一理念,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樣,繼承創新也是引領中醫藥發展的第一動力。” 周然建議將中醫藥作為國家創新戰略優先領域:在國家層面,中醫藥作為民族科學技術可帶動科技創新;在行業層面,中醫藥發展優勢凸顯,亟待放手施展。
周然給出了他的期待:把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作為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議題,強化中醫藥領域國家科技計劃布局和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就像青蒿素研究獲得諾貝爾獎一樣。我們傳統醫學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是健康科學領域極具創新潛力的方向。中醫藥具備帶動產業發展優勢,應引領國家創新發展。”周然說。
重視民間中醫藥夯實基層
有了大好環境,更應求諸于己。中醫藥到底該怎么走?有著多年教育經歷的王新陸無論在中醫藥院校任職期間還是政協多次調研中,始終反復問自己。
“黨和政府為行業營造了大好環境,中醫藥的春天來了,正在催促我們要加強自身建設。” 今年,王新陸把注意力放在基層,放在遵循中醫規律培養人才方面。
王新陸說,民間的實踐是中醫藥產生、發展、壯大的土壤。要想發展好中醫藥事業,干好中醫藥工作,不能忽視民間中醫藥。努力挖掘最接地氣的中醫傳統技法、方藥、手段,才能助力解決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健康問題。
“我們既要有大醫院,高醫技的醫療環境和專家,也要有大批在民間、與群眾緊密聯系,深入基層的好中醫。” 王新陸認為,中醫藥近代教育近成績斐然,卻仍存在人員雷同,缺乏特色等問題,關鍵是少了中醫思維和傳統技藝。
他呼吁,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組織協調作用,推進民間中醫特色診療技術項目正規化,打通以西醫標準為主的醫療技術認證障礙,或者另行開辟對民間中醫特色診療技術項目的認證類別,提綱挈領地制定好民間中醫項目的類別框架,對傳承技術的知識產權予以保護,促進其正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