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腫脹第 2 頁
二十二日 陳蔭山購得新鮮紫油邊青花桂一枝,重八錢,乞予視之。予曰∶得此桂必有 小便 ,但恐脫耳。膀胱為州都之官,氣化則能出焉,氣虛亦不能化,于是用五苓二兩,加桂四錢 ,頂高遼參三錢,服之盡劑,病者所睡系棕床,予囑備大盆二三枚,置之床下,溺完被濕不 可動,俟明日予親視挪床,其溺自子正始通,至卯正方完,共得溺大盆有半。予辰正至其家 ,視其周身如空布袋,又如腐皮,于是用調理脾胃痊愈。 洪氏 六十八歲 孀居三十余年,體濃憂郁太多,肝經郁勃久矣,又因暴怒重憂,致成 厥陰 太陰兩經 脹并發,水不得行,腫從跗起,先與腰以下腫,當利小便例之五苓散法,但陰氣 太重,六脈沉細如絲,斷非輕劑所能了。 桂枝(五錢) 生蒼術(五錢) 豬苓(五錢) 澤瀉(五錢) 茯苓皮(六錢) 肉桂(四錢) 廣皮(五錢) 濃樸(四錢) 前方服三五帖不效,亦無壞處,小便總不見長,肉桂加至二三兩,桂枝加至四五兩,他 藥稱 是,每劑近一斤之多,作五六碗,服五七帖后,六脈絲毫不起,腫不消,便亦不長。所以然 之故,肉桂不佳,陰氣太重,憂郁多年,暴怒傷肝,必有陳菀。仍用原方加雞矢醴熬凈煙六 錢,又加附子八錢,服之小便稍通,一連七帖,腫漸消,飲食漸進,形色漸喜。于是漸減前 方分量,服至十四帖,腫脹全消。后以補脾陽,疏肝郁收功。 郭氏 六十二歲 先是郭氏喪夫于二百里外其祖墓之側,郭攜子奔喪,饑不欲食,寒不 欲衣 ,悲痛太過,葬后廬墓百日,席地而臥,哭泣不休,食少衣薄,回家后致成單腹脹,六脈弦 ,無胃氣,氣喘不能食,唇舌刮白,面色淡黃,身體羸瘦。余思無情之草木,不能治有情之 病,必得開其愚蒙,使情志暢遂,方可冀見效于萬一。因問曰∶汝之痛心疾首,十倍于常人 者何故?伊芳答曰∶夫死不可復生,所遺二子,恐難立耳。余曰∶汝何不明之甚也。大凡婦人 夫死,曰未亡人,言將待死也。汝如思夫愈切,即死墓側,得遂同穴之情,則亦已矣。雖有 病何必醫,醫者求其更蘇也。其所以不死者,仍系相夫之事業也。汝子之父已死,汝子已失 其蔭,汝再死,汝子豈不更無所賴乎。汝之死,汝之病,不惟無益于夫,而反重害其子,害 其子,不惟無益于子,而且大失夫心。汝此刻欲盡 婦人之道,必體亡夫之心,盡教子之職,汝必不可死也。不可死,且不可病,不可病,必得 開懷暢遂,而后可愈。單腹脹,死癥也。脈無胃氣,死脈也。以死癥而見死脈,必得心火旺 ,折泄肝郁之陰氣,而后血脈通,血脈通,臟氣遂,死證亦有可生之道。詩云∶見 曰 消者 是也。伊芳聞余言大笑,余曰∶笑則生矣。伊芳云∶自此以后,吾不惟不哭,并不敢憂思,一味 以喜樂從事,但求其得生,以育吾兒而已。余曰∶汝自欲生則生矣。于是為之立開郁方,十 數劑而收全功。 旋復花(三錢,新絳紗包) 降香末(三錢) 歸須(二錢) 蘇子霜(三錢) 郁金(三錢) 香附(三錢) 川濃樸(三錢) 姜半夏(四錢) 廣皮(三錢) 青橘皮(二錢) 吳氏 二十八歲 春夏間乘舟,由南而北,途間溫毒愈后,感受風濕,內脹外腫,又有 肝郁 之過,時當季夏,左手勞宮穴,忽起勞宮毒,如桃大。此癥治熱礙濕,治濕礙熱之弊,選用 幼科痘后余毒歸肺,喘促咳逆之實脾利水法,加極苦合為苦淡法,俾熱毒由小腸下入膀胱, 隨濕熱一齊泄出也。蓋勞宮毒屬心火,瀉心者必泄小腸,小腸火腑,非苦不通。腰以下腫, 當利小便,利小便者,亦用苦淡也。 豬苓(一兩) 茯苓皮(一兩) 白通草(三錢) 澤瀉(一兩) 晚蠶砂(二兩) 雅連(四錢) 黃柏(四錢) 飛滑石(四錢) 黃芩(四錢) 煮成五碗,分五次服,以小便長者為度,此方服七帖,分量不增減,腫脹與勞宮毒俱消 ,以后補脾收功。 陳 二十六歲 乙酉年五月十五日 脈弦細而緊,不知饑,內脹外腫,小便不利,與腰 以下 腫當利小便法,陽欲滅絕,重加熱以通陽,況今年燥金,太乙天符,經謂必先歲氣,毋伐天 和。 桂枝(六錢) 豬苓(五錢) 生茅術(三錢) 澤瀉(五錢) 廣橘皮(三錢) 川椒炭(五錢) 濃樸(四錢) 茯苓皮(六錢) 公丁香(二錢) 杉木皮(一兩) 煮四杯,分四次服。 二十五日 諸癥皆效,知饑,腫脹消其大半。惟少腹有疝,竟如有一根筋吊痛,于原方 內減丁香一錢,加小茴香三錢。 單氏 四十二歲 腫脹六年之久,時發時止,由于肝郁,應照厥陰 脹例治。 降香末(三錢) 木通(二錢) 香附(三錢) 旋復花(三錢) 歸須(三錢) 郁金(二錢) 青皮(二錢) 濃樸(三錢) 大腹皮(三錢) 云苓(六錢) 半夏(四錢) 煮成三杯,分三次服,不能寬懷消怒,不必服藥。 二十六日 服前方八帖,腫脹稍退。惟陽脈微弱,加以椒炭三錢;大便不通,加兩頭尖 三錢,去陳菀。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