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冬溫
<篇名>冬溫
屬性:張 六十八歲 甲子十一月二十五日 舌黃,口渴,頭不痛而惡寒,面赤,目赤,脈洪 熱甚,形似傷寒,實乃冬溫夾痰飲,與伏暑一類。 連翹(六錢) 桔梗(八錢) 杏仁(六錢) 荊芥穗(五錢) 銀花(六錢) 甘草(三錢) 半 夏(八錢) 廣皮(三錢) 郁金(三錢) 通草(三錢) 藿梗(七錢) 共為粗末,分七包,一時許服一包,蘆根湯煎。 二十六日 前方內減 荊芥穗 通草 二十七日 余熱未清。 連翹(三錢) 杏仁(三錢) 知母(二錢,炒) 桔梗(三錢) 薄荷(一錢) 小生地(三錢) 黃芩(錢半) 甘草(一錢) 銀花(二錢) 水五杯,煮兩杯,二次服。二帖。 二十九日 溫病渴甚,熱甚,面赤甚,脈洪甚。 杏仁(五錢) 生甘草(三錢) 半夏(四錢) 銀花(五錢) 石膏(八錢) 連翹(六錢) 郁 金(二錢) 荊芥穗(三錢) 薄荷(三錢) 桔梗(五錢) 三十日 溫病最忌食復,況年老氣血已衰,再復則難治矣口渴甚,痰多,脅痛,前方加 ∶ 香附(一錢) 煮三杯,分三次服。二帖。 初一日 大勢已退,余熱尚存,仍須清淡數日,無使食復。 細生地(五錢) 麥冬(五錢) 連翹(三錢) 銀花(三錢) 丹皮(二錢) 甘草(二錢) 元 參(二錢) 黃芩(錢半) 頭煎二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 初二日 脈洪滑,于前方內加∶ 半夏(三錢) 某 三月二十二日 脈不浮而細數,大渴欲飲,大汗,里不足之熱病也,用玉女煎法。 生石膏(一兩) 甘草(三錢) 桑葉(三錢) 知母(四錢) 麥冬(五錢) 細生地(五錢) 粳米(一撮) 二十三日 溫熱大渴大汗,脈數,昨用玉女煎法,諸證俱減,平素有消渴病,服昨藥后 ,大便稀溏,加牡蠣。一面護陰,一面收下。 生石膏(五錢) 炒知母(二錢) 炙甘草(三錢) 大生地(五錢) 麥冬(五錢) 京米(一 撮) 牡蠣(一兩) 某 初一日 冬溫,脈沉細之極,舌赤,面赤,譫語,大便閉,邪機純然在血分之里, 與潤下法。 元參(六錢) 元明粉(一錢) 細生地(六錢) 麥冬(六錢,連心) 生大黃(五錢) 丹皮 (三錢) 生甘草(二錢) 煮三杯,先服一杯,得便,止后服,湯藥之先,先服牛黃清心丸二丸。 初三日 冬溫,譫語神昏,皆誤表之故,邪在心包,宜急急速開膻中,不然則內閉外脫 矣。 大便閉,面正赤,昨與潤下法未通,經謂下不通,非細故也。得藥則嘔,忌甘也。先與牛黃 清心丸二三丸,以開膻中,繼以大承氣湯,攻陽明之實。 生大黃(八錢) 元明粉(三錢) 枳實(四錢) 濃樸(二錢) 元參(八錢) 丹皮(五錢) 煮三杯,得便則止,不便再服。
屬性:張 六十八歲 甲子十一月二十五日 舌黃,口渴,頭不痛而惡寒,面赤,目赤,脈洪 熱甚,形似傷寒,實乃冬溫夾痰飲,與伏暑一類。 連翹(六錢) 桔梗(八錢) 杏仁(六錢) 荊芥穗(五錢) 銀花(六錢) 甘草(三錢) 半 夏(八錢) 廣皮(三錢) 郁金(三錢) 通草(三錢) 藿梗(七錢) 共為粗末,分七包,一時許服一包,蘆根湯煎。 二十六日 前方內減 荊芥穗 通草 二十七日 余熱未清。 連翹(三錢) 杏仁(三錢) 知母(二錢,炒) 桔梗(三錢) 薄荷(一錢) 小生地(三錢) 黃芩(錢半) 甘草(一錢) 銀花(二錢) 水五杯,煮兩杯,二次服。二帖。 二十九日 溫病渴甚,熱甚,面赤甚,脈洪甚。 杏仁(五錢) 生甘草(三錢) 半夏(四錢) 銀花(五錢) 石膏(八錢) 連翹(六錢) 郁 金(二錢) 荊芥穗(三錢) 薄荷(三錢) 桔梗(五錢) 三十日 溫病最忌食復,況年老氣血已衰,再復則難治矣口渴甚,痰多,脅痛,前方加 ∶ 香附(一錢) 煮三杯,分三次服。二帖。 初一日 大勢已退,余熱尚存,仍須清淡數日,無使食復。 細生地(五錢) 麥冬(五錢) 連翹(三錢) 銀花(三錢) 丹皮(二錢) 甘草(二錢) 元 參(二錢) 黃芩(錢半) 頭煎二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 初二日 脈洪滑,于前方內加∶ 半夏(三錢) 某 三月二十二日 脈不浮而細數,大渴欲飲,大汗,里不足之熱病也,用玉女煎法。 生石膏(一兩) 甘草(三錢) 桑葉(三錢) 知母(四錢) 麥冬(五錢) 細生地(五錢) 粳米(一撮) 二十三日 溫熱大渴大汗,脈數,昨用玉女煎法,諸證俱減,平素有消渴病,服昨藥后 ,大便稀溏,加牡蠣。一面護陰,一面收下。 生石膏(五錢) 炒知母(二錢) 炙甘草(三錢) 大生地(五錢) 麥冬(五錢) 京米(一 撮) 牡蠣(一兩) 某 初一日 冬溫,脈沉細之極,舌赤,面赤,譫語,大便閉,邪機純然在血分之里, 與潤下法。 元參(六錢) 元明粉(一錢) 細生地(六錢) 麥冬(六錢,連心) 生大黃(五錢) 丹皮 (三錢) 生甘草(二錢) 煮三杯,先服一杯,得便,止后服,湯藥之先,先服牛黃清心丸二丸。 初三日 冬溫,譫語神昏,皆誤表之故,邪在心包,宜急急速開膻中,不然則內閉外脫 矣。 大便閉,面正赤,昨與潤下法未通,經謂下不通,非細故也。得藥則嘔,忌甘也。先與牛黃 清心丸二三丸,以開膻中,繼以大承氣湯,攻陽明之實。 生大黃(八錢) 元明粉(三錢) 枳實(四錢) 濃樸(二錢) 元參(八錢) 丹皮(五錢) 煮三杯,得便則止,不便再服。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