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總論 第三章 食物的性能和飲食作用第 8 頁
飲食治療作用有三個方面:
補——補益臟腑 人體各種組織、器官和整體的機能低下是導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中醫學把這種病理狀態稱為“正氣虛”,其所引起的病證稱為“虛證”。根據虛證所反映的癥狀和病機的不同,還可分為肝虛、心虛、脾虛、肺虛、腎虛以及氣虛、血虛等等。主要表現如心悸氣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食入不化,咳嗽虛喘,腰膝酸軟等。
中醫主張體質虛弱或慢性虛證患者可用血肉有情之品來滋補。[例如]如雞湯可用于虛勞,當歸羊肉湯可用于產后血虛,牛乳飲用于病愈后調理,胎盤粉用于補腎強身,豬骨髓用于補腦益智,動物臟器用于滋補相應的臟腑等。
米面果菜等也有改善人體機能,補益臟腑氣血的作用。[例如]如粳米可補脾,和胃,清肺;荔枝甘溫能益血,益人顏色,身體虛弱、病后津傷都可用它來滋養調攝;花生能健脾和胃,滋養調氣,營養不良、乳汁缺乏皆可用以補虛益氣;黑芝麻有補血、生津、潤腸、烏發的作用;銀耳有益氣生津等作用,可用于肺脾兩虛、津虧陰虛體弱之人等。
瀉——瀉實祛邪 外部致病因素侵襲人體,或內部功能的紊亂和亢進,皆可使人發生疾病。如果病邪較盛,中醫稱為“邪氣實”,其證候則稱為“實證”。同時又有正氣虛弱的表現,則是“虛實錯雜”。此時既要針對病情進行全面的調理,又要直接去除病因,即所謂“祛邪安臟”。[例如]如大蒜治痢疾,山楂消食積,鰻魚治肺癆,薏米祛濕,藕汁治咳血,赤豆治水腫,豬胰治消渴,蜂蜜潤燥等。
有些食物有多方面的治療作用,如雞蛋除營養作用外,還有調節臟腑功能、清解熱毒等作用。李時珍說:“雞子黃補陰血,解熱毒,治下痢甚驗。”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