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第五節 明清時期第 3 頁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11-7 11:11:17 

五、重視頤養老年人
自從唐代孫思邈提出“養老大例”之后,研究養生保健的對象郁非常重視老年人,尤其是在明清時期更為普及。
頤養對象重視老人還表現在:明清的養生專著大都聯系到老年人的養生和長壽問題。而且還有不少養老專著,如《安老懷幼書》、《老老恒言》等,曹庭棟根據自己的長壽經驗,參閱了三百多家的養生著作,針對老人的特點,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具體而實用,繼承和發揚了中醫養生學,為中醫老年醫學做出了重要貢獻。龔廷賢《壽世保元》和龔居中的《萬壽丹書》,亦有發揮之處。”
此外,明清時期的養生專著還有袁黃的《攝生三要》、胡文煥的《壽養從書》、河濱丈人《攝生要義》、息齋居士《攝生要語》、陳繼儒《食色紳言》及《男女紳言》、馮曦《頤養詮要》、汪*《壽人經》、汪潘磨《內功圖說》、尤乘《壽世青編》、黃克楣《壽身小補》等,均對養生保健做出了一定貢獻。
明、清初期,中醫養生專著大量發行出版,促進了養生學的深入和普及,在養生理論上豐富了明以前的養生學內容,提出了溫補腎陽、治形寶精、調養五勝、動靜結合等養生法則。同時,全面的發展了養生方法,使其具體實用。提倡導引保健、武術健身,使老年養生保健又得到深入發展。總之,在這一時期,使中醫養生學發展成為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較為正統的、科學的、完整的專門學說。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中醫五絕網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