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書的空前發展與醫學雜志的出現
一、啟蒙醫書
清代醫家編著的啟蒙醫書和方書為數頗多,影響后世較廣的有:
程國彭的《醫學心悟》,集程氏研究歷代名家醫著心得及其三十年來的臨證經驗。全書條理清晰,論述言同意,深入淺出,選方切于實用,在臨床醫學入門書中影響較大。
陳修園,治學嚴謹,著作多本個人臨證經驗,闡發通俗明晰、深入淺出,對醫學普及具有較大影響。其所著《醫學三字經》是以三字一句的歌訣形式寫成,介紹內、婦、兒各科常見病的癥狀、診斷和治療,及通用方劑;《醫學實在易》敘述理法方藥,簡明扼要,附歌訣,便于初學;《醫學從眾錄》以內科雜病證治為主,兼及婦科。全書簡要實用,便于初學醫者臨證參考。
二、《吳醫匯講》
《吳醫匯講》是唐大烈編輯出版的具有現代期刊特性的不定期刊物,對醫學學術交流和普及產生一定的影響。當時長洲一帶文化發達,學術氣氛濃厚,名醫薈萃,其中不乏具有真知卓識、醫技精良的高手,唐氏為了不使這些才華匿采藏光,技能埋沒,而且認為同道間的經驗交流,互相切磋,是擴展學問的最好途徑。于是他桂鲼醫界佳作,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創刊《吳醫匯講》,分卷出版,至嘉慶六年(1801)唐氏逝世而停刊,先后出版11卷,合訂為1冊。10年期間,陸續收載了長洲、無錫、常熟、太倉等江南一帶41位醫家的各類醫學論著文章94篇,其中唐氏的文章有15篇之多。
《吳醫匯講》的特點大體可歸納如下幾方面:
(一)內容廣泛
《吳醫匯講》各卷所載文章,不分門類,不限體式、不拘內、外、婦、幼各科,也有經黃著作的注釋聞發,專病的討論、醫德教育、方劑本草的疏解、歷代醫家典籍的評論、醫學隨筆、醫史考證、驗方交流、運氣經絡學說、病因病機的探討、醫話、歌訣、讀書方法等,內容十分廣泛,豐富多采,而且理論與臨床初中并重、切于實用。
(二〕提倡學術民主
唐氏認為諸多作者的文章集于一冊,由于作者的觀點各異。有時可能互有矛盾之處,他反對門戶之見,主張不同觀點的論著。只要言之有理者,采取兼收并蓄的作法,由讀者自己決定取舍。
(三)選編文稿一視同仁
《吳醫匯講》選編文章排列次序不以作者年齡的老幼及資歷高低來劃分,而是依來稿的選后定次序,先來的先刊出。
(四)選稿重新意
唐氏要求作者獨立思考,文稿要有創見,那些人云亦云,重復前人的陳辭舊調的稿件,概不采用。
(五)溝通讀者與作者
《吳醫匯講》刊出的每篇文章,在標題前先簡要介紹作者姓名、諱號、籍貫、職稱、生卒年月等,以使讀者對本文作者有所了解,頗具醫史資料價值。在我國期刊出版史中可謂首創,現今我國出版的學術期刊中有的就在正文前或在正文末附作者小傳。
從上述《吳醫匯講》各方面來看,同現代期刊的特征頗相吻合,可以說它是我國最早的中醫綜合學術期刊。這要比英國當今還在出版的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創刊早31年。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