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解開“仙果”之謎
中醫典故:李時珍解開“仙果”之謎
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均州的太和山上有一座道觀叫五龍宮。五龍官的后院有一種奇特的果樹,每年長出像梅子大小的“仙果”。道士們說,果樹是真武大帝所種,人吃了這種“仙果”可以長生不老。
皇帝聞訊,降旨太和山道士每年在“仙果”成熟時采摘,作為貢品送到京城,供皇家享用。當時,醫藥學家李時珍為了編寫中藥學巨著——《本草綱目》,正帶著弟子龐憲到各地名山大川采集中藥。一天,他們來到五龍宮想看個究竟,不料被拒。
怎么辦?難道讓這“仙果”永遠成為一個謎?為了編寫《本草綱目》救民于病痛,李時珍回來后茶飯不思。待夜深人靜后,他從另一條小道摸上山,此時五龍宮內外一片寂靜,道士們早已酣然入睡。他來到果樹下,迅速采摘了幾枚“仙果”和幾片樹葉,連夜趕下山去。
回到客棧,李時珍和弟子親口嘗一嘗“仙果”,對其仔細研究后解開了疑團。原來它只不過是一種榆樹果子的變種,名叫榔梅,其藥用功效與梅子差不多。李時珍后來在《本草綱目》第二十九卷五果類寫道:“榔梅出均州太和山,杏形桃核。氣味甘酸平,無毒,主生津止渴,清神下氣,消酒。”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