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貺一針治奇癥
中醫(yī)典故:王貺一針治奇癥
北宋時,南京有個讀書人名叫王貺,曾拜岳父宋顏叔(當時的名醫(yī))為師,學習醫(yī)術。僅學了一點皮毛醫(yī)術之后,他便以為可以自立門戶掛牌行醫(yī)了。于是,王貺背著藥囊,闖到當時的首都開封去租房行醫(yī)。可是,由于他醫(yī)技淺薄,也缺乏臨床經驗,治愈的病人寥寥無幾。所以,他的藥店門可羅雀,處境艱難。
一日,朝廷頒布了新的鹽法,開封城里有個大商人張廣財,他看過布告之后,深知這“鹽法”對自己相當不利,嚇得將舌頭吐出老長,再也收不回去了。他著急了,成天吐著個舌頭像個吊死鬼一樣,這有損大商人的光輝形象啊!于是,張廣財先后請了許多醫(yī)生治療,均無效果,人也日漸消瘦,躲在家中不好意思見人。家里人急得發(fā)跳,趕緊寫了一紙“招賢告示”貼于鬧市:“如有人能治愈這種怪病,愿出酬金一千萬錢。”“一千萬錢”可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時候,王貺正愁食宿無著。當他見了這個告示之后,便暗自思量:我何不去試試?治不好不要緊,反正我不是名醫(yī);萬一讓我治好了,豈不是喜從天降!主意拿定,他立即前去碰碰運氣。開始,王貺見病人那副伸著舌頭的怪模樣,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罷,他想:岳父曾經教過我,奇癥怪病可以采用針灸療法,往往針到病除。于是,他掏出一本《針灸甲乙經》,細細地查看起來。然后,他取出銀針,在張廣財舌頭底部的金津、玉液兩穴之間扎了一針。起針后,病人的舌頭很快就縮了進去,而且伸縮自如,恢復了原狀。病人一家萬分高興,當面兌現自己的諾言。王貺也因此得到了一千萬錢的巨額酬金。從此,他的名聲也就傳遍了整個京都,求醫(yī)者絡繹不絕。
但是,王貺自知才疏學淺,自己雖然治好了“伸舌病”,但是,那僅僅是個偶然。自家這半瓶醋的醫(yī)術,面對如潮涌來的各式病人,如果不繼續(xù)學習全面的醫(yī)術,在京城很難再混下去。于是,他悄悄關了店門,趁著月夜,悄悄地離開了京城,回到岳父身邊,繼續(xù)認真地、系統地學習醫(yī)術。岳父見他虛心好學,也盡自己的全力傳授醫(yī)技。經過一番勤學苦練,王貺終于學有專長,胸有成竹地再次殺回開封行醫(yī)。在日復一日的坐診中,王貺的醫(yī)術也日臻完美,終于名揚天下。
后來,王貺還受到皇帝的寵愛,被任命為“宮廷大夫”。到了晚年,王貺寫下了《金生指迷方》一書,一直為后代醫(yī)家們尊為“行醫(yī)指南”,仔細研讀,廣為采用。該書還被后人收入《四庫全書》,成為我國的文化瑰寶。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y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y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y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y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fā)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yī)藥發(fā)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fā)展規(guī)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