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巧用鉤藤治肋痛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0-3-20 12:20:09 

據《紅樓夢》所載,薛蟠之妻夏金桂不聽薛寶釵好言相勸,借酒發瘋,大吵大嚷,氣得薛姨媽怒發沖冠,肝氣上逆,“左肋疼痛得很”,寶釵“等不及醫生來看,先叫人去買了幾錢鉤藤來,濃濃的煎了一碗,給母親吃了”,“停了一會兒,略覺安頓”。薛姨媽“不知不覺地睡了一覺,肝氣也漸漸平復了”。近代醫家也多用鉤藤治療肝炎患者的心煩意亂、性情暴躁、左脅疼痛,同樣取得良好療效。
鉤藤又名鶯爪風,在葉腋處有彎鉤,故名鉤藤,以帶鉤莖枝入藥。鉤藤入藥最初的文字記載見于南北朝陶弘景的《名醫別錄》。但古代醫家認為其氣輕清,故多視為小兒的專用藥,正如陶弘景指出:“療小兒,不入余方。”后世中醫學家不斷拓寬它的應用范圍,現已成為內、兒、婦科的常用藥。
中醫學認為,鉤藤性味甘、微寒,入肝、心包經,有清熱、平肝、止痙的功效。
近年鉤藤在臨床上應用得更加廣泛,常借其平肝之力,用于治療高血壓。經藥理實驗證實,鉤藤既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又有顯著的鎮靜作用,但卻不產生嗜睡的副作用。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鉤藤煎劑后2~7日,血壓開始下降,10日后漸達最佳效果。隨血壓下降,頭痛、頭暈、心慌、氣短、失眠等癥狀逐漸減輕,甚至消失。早期高血壓療效更好。然而,鉤藤不宜久煎,后下為妥。因鉤藤煮沸20分鐘后,其降壓成分即被破壞。一般每日用量10~15克。若療效不顯著,可增至每日100~150克,便可取得滿意的療效。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