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牙疳
走馬牙疳
病證名。見《外科啟玄》。簡稱走馬疳。指患牙疳而發病急速,勢如走馬者。多見于小兒。由病后或時行疫癘之邪,余毒未清,復感外邪,積毒上攻齒齦所致。病勢險惡,發展迅猛。初起齒齦邊緣或頰部結硬,紅腫疼痛,繼之腐爛,色灰白,隨即變為黑色,流出紫黑血水,氣味臭惡。此時因其氣味臭穢,故亦有臭息之稱。潰部微痛而癢;若潰爛漸深,則見鼻及鼻翼兩旁或腮或口唇周圍出現青褐色,甚者唇腐齒落,腭破腮穿,鼻梁塌陷;或可從鼻旁爛洞處望見咽部。治宜解毒清熱祛腐,用蘆薈消疳飲加減。脾虛者,兼服人參茯苓粥(人參、茯苓共為細末,同粳米熬成粥)。先以鹽湯嗽口,后食粥,或以綠豆煎湯常服。參見牙疳條。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