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疔
疫疔
病名。因本病瘡形如臍凹陷,故又名魚臍疔、魚臍瘡、脈骨疔。如《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一:“瘡頭黑深,破之黃水出,四畔浮漿起,狹長似魚臍,故謂之魚臍丁瘡。”又《證治準繩·瘍醫》卷二:“若因開割瘴疫牛馬豬羊之毒,或食其肉,致發疔毒,或在手足,或在頭面,或在胸腹,或在脅肋,或在背脊……或起紫泡,或起堆核腫痛創人,發熱煩悶,頭疼身疼骨節煩疼。……”該病所述之癥狀與今之皮膚炭疽證同,因其是一種特殊傳染病,故今人又稱之為疫疔。其病因為感染疫死畜毒阻于皮膚之間,以致氣血凝滯,毒邪蘊結所致。好發于頭面、頸項及手臂等暴露部位。初起可見皮膚出小紅斑丘疹,形同蚊跡蚤斑,迅速發為水泡,繼則出血壞死,干燥,結黑痂,呈凹陷狀,如臍形,周圍腫脹漫延,身發寒熱。治宜用絲瓜葉連須蔥莖葉搗爛,以酒和服。余治同疔瘡。同時應隔離患者,病人所用敷料均應焚毀,所用器械均應嚴格消毒。深埋死畜,加強屠宰管理,做好預防工作。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