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僧垣
姚僧垣
南北朝時北周醫家(499-583年)。字法衛。吳興武康(今浙江杭州)人。父菩提,為梁高平令,通醫理,受梁武帝所重用。僧垣自幼好學,博覽文史。年二十四即傳家業。梁武帝召其入禁中,討論醫學,酬對無滯。時武陵王所生葛修華,宿患積時,方術莫效,梁武帝乃令其視之,獲愈。武帝譽曰:“用意綿密,乃至于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大通六年(公元534年)解褐臨川嗣王國左常侍。大同五年(公元539年)任驃騎廬陵王府田曹參軍。九年(公元543年)還領殿中醫師。十一年(公元545年)轉領大醫正,加文德主帥,直閣將軍。梁亡入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授小畿伯下大夫。大象二年(580年)任太醫下大夫。醫術高妙,用藥審慎精當,治武帝發熱病,謂大黃乃是快藥,不宜輕用,武帝不聽,以致危篤。建德四年(公元575年),高祖親戎東討,至河陰遇疾,口不能言,臉垂覆目,不復瞻視,一足短縮,又不得行。僧垣以為諸藏俱病,不可并治,軍中之要,莫先于語,乃處方進藥,帝遂能言,次之又治目,目疾愈,末乃治足,足疾亦廖。一生治驗不可勝記,聲譽遠聞,達諸蕃外域。著《集驗方》十二卷,今佚,部分佚文尚存《外臺秘要》、《醫心方》等書。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