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熱
虛熱
病證名。見《諸病源候論·病熱候》。
①陰陽氣血虛虧引起的發熱。《醫學入門》卷五:“凡虛熱皆因精神外弛,嗜欲無厭,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肌表而發熱,實非有熱也。”《證治準繩》卷一:“若無飲食勞倦,為內傷元氣,此則真陽下陷,內生虛熱,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腐化,用人參、黃芪等甘溫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也;又若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為火矣,是謂陰虛火旺勞瘵之癥,故丹溪發陽有余陰不足之論,用四物加黃柏、知母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雜病源流犀燭·火病源流》。氣虛熱,升陽以散之,用補中益氣湯、益胃升陽湯;血虛熱,滋陰以降之,用滋陰降火湯、坎離丸;氣血俱虛熱,升陽滋陰兼用之,用十全大補湯、人參養營湯加知母、黃柏(見《雜病源流犀燭·火病源流》)。
②指熱病而見昏迷癥狀者。《石室秘錄·熱癥門》:“發狂如見鬼狀者,實熱也;熱病不知人者,虛熱也。實熱宜瀉火,虛熱宜清火。”參見氣虛發熱、血虛發熱、陰虛發熱、陽虛發熱等條。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