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局
太醫局
中國古代醫事機構名。最早始于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元)該機構是在沿革隋唐太醫署之基礎上創設的。太醫局初設并未開展醫學教育。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在太常寺設立太醫局,開始選拔醫官傳授醫學知識。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即定學生名額為120人,并分九科(參見九科條),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太醫局設提舉、判局等官加強管理,科置教授加強教學工作。在醫學分科上曾一度實行十三科制(見十三科條)。元豐改制后又改作九科(見九科條),學生限額增至300人。入太醫局學習的學生必須先報名、投家狀、醫官和學生作保,試讀一年后考試合格才能成為正式學生。太醫局中的考試分理論與臨床兩個方面。理論考試每試十道,以六通為合格。臨床考核則根據醫學生為三學學生及諸營將士治療情況為上、中、下三等。理論考試中于《本草》全不通者,不予收補,臨床考核時過失太多者還令退局。此時,地方醫學教育也仿照太醫局的制度。太醫局自創立以來,除北宋元祐期間和南京乾道期間停辦40多年外,整個宋代的大部分時間都獨立開展了工作。遼代也設有太醫局,但其功能主要是醫政管理,與宋代太醫局以醫學教育功能為主有所區別。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