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上
[1]與下相對。指高處、上部。《素問·五常政大論》:“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2]指人體上半身。《靈樞·終始》:“病在上者,陽也;病在下者,陰也。”[3]指頭面部。《素問·上古天真論》:“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4]指頭。《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5]指上焦心肺。《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痿喘嘔,皆屬于上。”[6]指胃。《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7]指寸口脈。《素問·五臟生成篇》:“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王冰注:“上謂寸口也。”[8]指天、天氣。《素問·天元紀大論》:“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9]指等次高的東西。《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下三品之謂也。”[10]上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地氣上為云。”[11]登。《靈樞·經脈》:“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12]上行。《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13]上逆。《素問·舉痛論》:“怒則氣上。”[14]上策。《素問·調經論》:“病不知所痛,兩蹻為上。”[15]指上工,醫術高明的醫生。《靈樞·九針十二原》:“粗守關,上守機。”[16]上面。《素問·刺禁論》:“刺跗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17]在……之上。《素問·通評虛實論》:“上踝五寸刺三針。”[18]治法,升舉。《素問·至真要大論》:“上之下之,摩之浴之。”[19]指司天。《素問·五運行大論》:“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20]指南方。《素問·五運行大論》:“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王冰注:“面向北而言之。上,南也;下,北也。”[21]猶“則”。“上”與“尚”通用,“尚”有“則”義。《素問·刺腰痛篇》:“飛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則拂拂然,甚則悲以恐。”[22]入,去,到。《靈樞·師傳》:“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23]通“尚”。崇尚。《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今世上卜筮禱祠,故疾病愈來。”[24]地位或輩份高的人。《傷寒論·序》:“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25]在……之中,在……之間。《傷寒論》:“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