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
三消
病名。亦稱三痟。三種消證總稱。《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謂三消為痟渴、痟中、痟腎,以飲水多而小便少者為痟渴;吃食多而飲水少,小便少而黃赤者為痟中;飲水隨飲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濁,腰腿消瘦者為痟腎。《丹溪心法》分三消為上消、中消、下消,《景岳全書·雜證謨》謂:上消者,渴證也,大渴引飲,隨飲隨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陽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謂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饑,不為肌肉,而日加削瘦,其病在脾胃、又謂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黃赤,為淋為濁,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漸消瘦,其病在腎,故又名腎痟也。”《幼科鐵鏡》稱兒科消上、消肌、消濁為三消。詳見小兒消渴條。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三消論》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