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瘡
千日瘡
病名。生于肌膚之良性贅疣。出《外科啟玄》卷七。又名疣、疣瘡,俗稱瘊子,或名尤。系因風邪搏于肌膚而生者,或因肝虛血燥,筋氣不榮所致。其好發部位以手背、指背、頭面以及頸項、背部為多見。動起小如粟粒,漸至大若黃豆,突出皮表,色灰白或污黃,表面呈現蓬松枯槁,狀如花蕊。所發之數多少不一,少者獨一,多則甚至數十者,或散在或群聚,并無一定規律。一般無自覺癥狀,若受擠壓則局部有疼痛感,或碰撞、磨擦時易于出血。治療多用外治,例如外用雞肫皮擦之,或以鴉膽子仁搗爛涂敷布裹,亦有單用艾灸燒灼之法者,多能獲效,易再發。贅疣多發者,除外治法治療外,有用熟地、制首烏、紅花、白芍、當歸、杜仲、牛膝、川芎、川山甲等組方水煎內服以期取效者。即現代之尋常疣。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