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
瘰疬
病名。指發生于頸部、腋下等處淋巴結之慢性感染疾患者。亦名鼠瘺、鼠瘡、老鼠瘡、九子瘡、鼠疬、走鼠瘡、螻蛄疬、延珠瘭、野瘭、串瘡等。《靈樞·寒熱》:“寒熱瘰疬,在于頸項者。”該病多因肺腎陰虛,肝氣久郁,虛火內灼,煉液為痰,或受風火邪毒侵擾,痰火結于頸 、項、腋、胯之間而成。古人認為小者為瘰,大者為疬。癥見初起腫塊如豆,數目不等,皮色不變,推之能動,不熱不痛。繼則融合成塊,推之不移。后期可自潰,潰后膿汁稀薄,其中或夾有豆渣樣物質,此愈彼起,久不收口,可形成竇道或漏管。相當于淋巴結結核、慢性淋巴結炎等病。治法:初期宜疏肝解郁,軟堅化痰,用逍遙散合二陳湯加減或服消瘰丸。后期以滋補肝腎為主,用六味地黃丸加沙參、麥冬等。如屬風熱結毒,應以祛風清熱為主,佐以軟堅散結。服防風消毒飲。未潰者外用陽和解凝膏。已潰者可外用丹藥或生肌散。如有空腔或竇道者,可用千金散藥線以祛腐生肌,亦可手術將壞死部位切除。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