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癥
急腹癥
多種以急性腹痛為主要特征的腹腔病證之總稱。證見發病后出現腹痛、腹脹、嘔吐及大小便異常、寒熱出汗等。具有炎癥、梗阻、穿孔、出血、瘀血及機能障礙等病理性證候。中醫學將其分為氣滯血瘀、熱盛肉腐(熱毒極盛)及痞結不通等臨床證型。中西醫結合醫學家認為急腹癥包括有:急性腹膜炎與腹腔膿腫、上消化道出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急性腸梗阻、急性闌尾炎、膽道系統感染與膽石癥、膽道蛔蟲病、急性胰腺炎、腹部閉合性損傷及子宮外孕等。近數十年來,中西醫結合工作者根據中醫六腑“以通為用”的基本理論,提出了西醫辨病,中醫辨證,中西醫結合分期分型診治的原則,對急腹癥治療制定出通里攻下、清熱解毒、理氣開郁、活血化瘀、清熱利濕、利水滲濕、溫中散寒、補氣養血等非手術方法的治療法則,同時配合針灸、電針、穴位注射、電興奮、拔罐、耳針、埋線、按摩及顛簸療法等多種治療措施。且正確掌握手術指征,適時采用胃腸減壓、西藥、輸血輸液、灌腸等治療手段,使急腹癥的療效提高。為急腹癥之治療開辟了一個新領域。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