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絲疔
紅絲疔
病名。因化膿性感染誘發淋巴管發炎之證候。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二。又名赤疔、血箭疔、紅線疔、金絲瘡、血絲瘡、紅演疔、血絲疔、紅絲瘡、紅絲血箭疔、紅演兒、紫疥斑。病因火毒凝聚,或因破傷感染誘發。其證多見于手足,生于手者,紅絲入腋;生于足者,有紅絲入腹股,均屬重癥。證見:初起者,局部紅腫熱痛,繼而則見有紅絲起于傷腫處,并沿手臂或小腿迅速向心走竄。嚴重者,全身寒熱,頭痛乏力,食納減少。治宜清熱解毒,可內服五味消毒飲加減,外治當急取紅絲之遠端處挑刺截斷,使血出,以阻斷其向心走竄之勢。同時,還可于距挑刺處約寸許之遠端再予放血,提高截斷其路徑之效果。外治法還有用燈心蘸煙油,于紅線走行之盡頭處燒灸一壯;或可同時審慎應用刺其疔頭者。另有用浮萍草嚼爛外敷之方法,也可于紅絲盡處刺斷,涂搽離宮錠子治療。相當于急性淋巴管炎。
文章錄入:中醫五絕網 責任編輯:中醫五絕網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