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綜合征
更年期綜合征
現代醫學病名。今中西醫結合臨床亦常用。亦名更年期癥候群。是指婦女在經斷前后,卵巢功能逐漸減退直至消失,相應發生月經紊亂至月經閉止,同時生殖器官開始萎縮,內分泌失調,出現一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現象,稱更年期綜合征。在中醫學亦有稱“經斷前后諸證”。多因婦女將屆經斷之年,先天腎氣漸衰,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將竭,導致機體陰陽失稀,或腎陰不足,陽失潛藏;或腎陽虛衰,經脈失于溫養而出現一系列臟腑功能紊亂的癥候。癥見月經不調,顏面潮紅,煩躁易怒或憂郁,頭暈耳鳴,口干便燥等,為腎陰虛證。宜滋陰補腎,用六味地黃湯加減;若癥見月經不調,面白神疲,畏寒肢冷,腰脊酸痛,陰部重墜,納呆便溏,為腎陽虛癥,宜溫腎助陽,用右歸飲加減;若月經不調,兼見顴紅面赤,虛煩少寐,潮熱盜汗,腰膝酸軟,頭暈心悸、血壓升高等,為腎陰陽俱虛,治宜益腎陰,溫腎陽,方用二仙湯(上海曙光醫院經驗方:仙靈脾12克,仙茅、巴戟肉、當歸、知母各9克,黃柏5克,水煎兩次分服)。此外尚有心腎兩虛者,可用補心丹;心陰虛者,可用甘麥大棗湯加味;陰虛肝旺者,可用知柏地黃湯治之。
文章錄入:中醫五絕網 責任編輯:中醫五絕網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